關于描寫《四川省·杜甫草堂》古詩詞賞析大全
杜甫草堂在四川成都西郊浣花溪畔,是唐代詩人杜甫故宅舊址。根據歷史文獻記載,杜甫在安史之亂后,于唐乾元二年(759年)流寓成都,在浣花溪邊筑茅屋而居,當時的茅屋很簡陋,杜甫的生活也很清苦,其屋頂曾被秋風刮去“三重茅”,屋內還漏雨,“茅屋為秋風所破歌”記載了這一磨難,可是杜甫在此屋內寫了240余首詩,其中有許多不朽之作。原宅在中唐以后已不復存在。北宋元豐年間重建此茅屋,立祠宇。元、明、清各代均曾改建修葺。明弘治十三年(1500年)及清嘉慶十六年 (1811年)兩次修建,大體奠定了后來草堂規模。今主要建筑自前至后有大廨、詩史堂、柴門、工部祠,另有梅園楠林,翠竹千竿,溪流小橋交錯庭中,充滿詩情畫意。草堂對聯甚多,其中最著名的有“十年幕府悲秦日;一卷唐詩補蜀風”。另有郭沫若書聯:“世上瘡痍,詩中圣哲;民間疾苦,筆底波瀾。” 由于杜甫的詩作多反映當時社會的急劇變化,勞動人民的疾苦,后人稱他為 “詩圣”、“詩史”。
杜甫草堂
萬里橋西一草堂,百花潭水即滄浪。
風含翠筱娟娟凈,雨浥紅蕖冉冉香。
厚祿故人書斷絕,恒饑稚子色凄涼。
欲填溝壑惟疏放,自笑狂夫老更狂。
[詩名] 狂夫
[作者] 杜甫,此詩系寓居成都草堂時所作,詩中以楚狂自比。
[注釋] ●狂夫:說狂放無守的人。《論語·微子》:“楚狂接輿歌而過孔子”,句中接輿即春秋郢都的書生,他裝瘋而不肯做官,傳說他后來隱居于峨眉山,活了數百歲,成仙。杜甫以狂夫自比,有悲愴之情。●百花潭:百花潭在成都青羊宮之東,潭水上游即浣花溪,草堂在浣花溪北。●填溝壑:古代常將凍餓而死稱為“填溝壑”。●疏放:三國魏嵇康志遠而疏,呂安心曠而放,疏放是說不肯逢迎別人。此處意思是不肯逢迎的人將凍餓而死。
兩個黃鸝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
窗含西嶺千秋雪,門泊東吳萬里船。
[詩名] 絕句 四首之一
[作者] 杜甫,本詩吟詠浣花溪畔草堂的景色。詩人對他的草堂十分喜愛,后來離開后,仍不斷寫詩懷念。此詩一句一景,是四幅獨立的圖畫,一以貫之,傳達詩人歡快的感情。
[注釋] ●窗含句:寫從室內遠眺,室外景物通過窗框美化室內。西嶺,指岷山,山在成都西方,山頂終年積雪。●門泊句:草堂附近有合江亭,宋范成大《吳船錄》:“蜀人入吳者皆自此登舟;其西則萬里橋,諸葛孔明送費袆使吳,曰: 萬里之行始于此。后因以名橋。”
舍南舍北皆春水,但見群鷗日日來。
花徑不曾緣客掃,蓬門今始為君開。
盤餐市遠無兼味,樽酒家貧只舊醅。
肯與鄰翁相對飲,隔籬呼取盡余杯。
[詩名] 客至
[作者] 杜甫,此詩為杜甫在草堂迎客所作。
[注釋] ●花徑二句:說在客人未來之前,花徑從來懶得掃,蓬門也不開,只是閉門讀書寫詩,今日客至才高興地開門迎客,既說明作者對客人的熱情,又反映出作者的心境。
八月秋高風怒號,卷我屋上三重茅。
茅飛渡江灑江郊,高者掛罥長林梢,下者飄轉沉塘坳。
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風雨不動安如山。
嗚呼!何時眼前突兀見此屋,吾廬獨破受凍死亦足!
[詩名] 茅屋為秋風所破歌(選8句)
[作者] 杜甫,作者的草堂茅屋被秋風所破,詩中描敘生活中的不幸遭遇,并由此想到天下寒士,歌出胸中之不平。
[注釋] ●怒號:形容大風呼嘯、怒吼。●掛罥: 罥,打結。句意即掛在樹梢上。●安得廣廈句:詩人的假想,表現了一種推己及人的崇高愿望。●突兀:高聳的樣子。●見:同現,出現的意思。●廬: 指茅屋。
李杜文章在,光焰萬丈長。
不知群兒愚,那用故謗傷。
蚍蜉撼大樹,可笑不自量。
伊我生其后,舉頸遙相望。
[詩名] 調張籍 (全詩40句)
[作者] 韓愈,此詩是針對當時一些人對李白、杜甫妄加評議寫的。
[注釋] ●不知句:一群小人不知道自己愚蠢。●那用句:故意毀謗中傷又有什么用呢?●蚍蜉: 大螞蟻,多營巢于松樹之根。●撼: 搖。
浣花溪里花多處,為憶先生在蜀時。
萬古只應留舊宅,千金無復換新詩。
沙崩水欄鷗飛盡,樹壓村橋馬過遲。
山月不知人事變,夜來江上與誰期。
[詩名] 經杜甫舊宅
[作者] 雍陶
[注釋] ●浣花溪:杜甫舊宅所在。●千金句: 千金,喻貴重。新詩:謂杜詩。杜甫《解悶十七首》之七:“陶冶性靈存底物?新詩改罷自長吟。”此句言杜甫詩章之珍貴。●沙崩句:用杜甫“常苦沙崩損藥欄”的句意,言此處在杜甫去后已更為荒蕪。
直將騷雅鎮澆淫,瓊貝千章照古今。
天地不能籠大句,鬼神無處避幽吟。
幾逃兵火羈危極,欲厚民生意思深。
茅屋一間遺像在,有誰于世是知音。
[詩名] 題杜子美書室
[作者] 趙抃,字閱道,宋代西安人,第進士,景祐初累官殿中侍御史,剛正立朝,彈劾不避權貴,聲譽凜然,時稱鐵面御史,出知成都,以一琴一鶴自隨,為政簡易。他一生三次鎮蜀,此詩即他鎮蜀時訪杜甫故居時寫。
[注釋] ●直將句: 說杜甫的詩就像古代“騷”“雅”一樣的光輝作品,老杜曾以此壓住澆薄、淫巧、頹唐的世風和文風。●瓊貝句:形容杜詩像瓊玉彩貝一樣的累累千章光照古今。●天地二句:說杜詩之偉大,連天地也難以籠容;杜詩的鋒利,連鬼神也無法躲避。充分表示出作者對杜甫的仰慕之情。●幾經句:說杜甫幾次為戰亂而逃難,歷盡亂離之苦,危險至極。●欲厚句: 老杜 “窮年憂黎元”,以羈危之身而能始終抱厚民之意,所作詩句用意頗深。●有誰句:感嘆當今真正了解杜詩深意的能有幾人。
風檐水檻含清輝,月閏夏五暑氣微。
山中薜荔幽人帶,池上芰荷游子衣。
雙魚六馬慣識曲,青蛉白鷗皆忘機。
揚雄玄閣不寂寞,杜甫草堂天下稀。
[詩名] 泛舟浣花溪東阜狷齋同賦
[作者] 楊慎,此詩是他還蜀后游浣花溪杜甫草堂時所賦。
[注釋] ●風檐句:寫杜甫故居在月光(清輝)沐浴下。水檻,即指杜甫所建的溪邊“藥欄”,然詩人所見已是后人重修的了。●月閏:詩人來此的時間是閏五月,但感覺這里很涼爽。●山中句:說這里的薜荔好像是屈原所說的“幽人”、“山鬼”的衣帶。屈原《九歌·山鬼》: “若有人兮山之阿,被薜荔兮帶女蘿。”●池上句:說這里池中的荷葉可作為我游子身上的衣服。屈原《離騷》:“制芰荷以為衣兮,集芙蓉以為裳。”●雙魚句: 《荀子·勸學篇》: “昔者瓠巴鼓瑟,而流魚出聽; 伯牙鼓琴,而六馬仰秣。”楊詩句化用其意,說這里的魚和馬也都是通靈性、有修養的。●青蛉句:說這里的蜻蜓與白鷗好象都忘去了機巧之心,與世無爭地自由自在飛翔。《列子·黃帝篇》寓言:海上之人有好鷗鳥者,每晨至海邊和鷗鳥相親;其父知之,要他捉一只鷗鳥回去,他再去海邊時,鷗鳥就不飛近他了。言外之意是只有無機巧之心,無所求的人,才能享受自然的樂趣。詩句化用其意。頷聯與頸聯四句總的意思是: 來到這文學圣地,看到的一草一木、一魚一鷗都似乎是有悠久歷史,有靈性的東西,表露出詩人對詩圣杜甫的崇敬之情。●揚雄句:揚雄,漢代文學家,為蜀郡人,其故居名“草玄堂”。揚雄《解嘲》中言其居處“惟寂惟寞,守德之宅”。詩人化用其意,說這里有了杜甫草堂,使揚雄的故居 (玄閣)也不感到寂寞了。●杜甫句:說杜甫草堂這樣名勝真是天下稀有的圣地。杜甫《閬州歌》有“閬州城南天稀”之句,詩人也是化用杜詩句來形容杜甫自己的草堂故居。全詩后三聯句句引用經典和古人詩詞,更顯得這里是文學史上的圣地。
飄泊干戈后,為堂傍水涯。
三巴五畝宅,千古一詩家。
無復臨江樹,猶存覆地花。
危樓當北斗,想象望京華。
[詩名] 少陵草堂
[作者] 錢源來,清代浙江嘉善人,諸生。
[注釋] ●少陵草堂:即杜甫草堂。杜甫曾自號“少陵野老”,故世人又稱杜少陵。●干戈后:安史之亂以后。此后杜甫一直飄泊不定,其間雖然也被授小官,但不久便去職,飄泊四川、湖北、湖南等省。●傍水涯:即靠近浣花溪。●三巴二句:三巴,原指川東,此借指四川。三巴與五畝,大小懸殊,喻指詩人生活清苦。但精神上是富有的。●臨江樹:杜甫曾在草堂邊種了很多樹。●覆地花:覆蓋地面的花草。●危樓二句:杜甫 《秋興》: “每依北斗望京華。”杜甫流寓四川,始終思念長安,關注朝廷。這二句沿用此意。
千載于今享譽隆,非由政績或軍功。
山河破碎歌詩里,黎庶憂危涕淚中。
一角荒畦培藥圃,數間茅屋嘆秋風。
草堂邀得騷人伴,座有涪翁與放翁。
[詩名] 杜工部草堂
[作者] 吳丈蜀
[注釋] ●涪翁與放翁:指今享堂中有黃庭堅與陸游像陪祀。這兩位宋代詩人均曾流寓蜀中,他們的愛國心跡與杜甫相同,又學杜有方,且皆“去蜀而不忘蜀”,故也得到四川人民的敬仰。
草堂春色翠千竿,四載安居寫苦難。
重建浣花溪畔屋,今朝文士慶歡顏。
[詩名] 杜甫草堂 (“川中紀勝”七首之二)
[作者] 樂時鳴
[注釋] ●四載安居:言杜甫在成都6年中,在草堂中前后居住4年。另2年因避難而至閬州、梓州。
一溪竹影柴門戀,萬卷詩心青史鑒。
工部若知廣廈兀,喜狂當寫人間換。
[詩名] 成都杜甫草堂
[作者] 王樹遠
上一篇:關于描寫《安徽省·李白墓》古詩詞賞析大全
下一篇:關于描寫《四川省·杜甫西閣》古詩詞賞析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