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于描寫《廣東省·惠州西湖》古詩詞賞析大全
惠州西湖,又名豐城,在廣東惠州城西,由豐湖、鱷湖、平湖、菱湖及南湖等五湖組成,五湖一脈相通,南北約6公里,東西4公里,北通東江,東接惠州市,西南面群山聳迭,景色優(yōu)美。北宋紹圣元年(1094年)蘇軾攜妾王朝云、子蘇過,謫官惠州3年,他曾出款修堤(后名蘇堤)蓄水,筑西新橋、東新橋等,仿浙江杭州西湖景物,在堤旁夾植桃、柳。后來,歷朝在此又構(gòu)筑樓臺亭館,使風(fēng)景更加綺麗。湖中有景似杭州“三潭印月”的點翠洲;在明月灣附近有號稱“花墩”的百花洲,春時花發(fā),香播西湖。在西湖西山上有泗洲塔,又名玉塔,始建于唐代,明萬歷年(1618年)重建。塔外為7層,內(nèi)有13層,登臨塔頂,可眺惠州全景。
一更山吐月,玉塔臥微瀾。
正似西湖上,涌金門外看。
冰輪橫海闊,香霧入棧寒。
停鞭且莫去,照我一杯殘。
[詩名] 江月五首之一·與客游豐湖
[作者] 蘇軾,北宋紹圣元年(1094年)第4次被謫出京,初貶英州(后改惠州),為州官。在惠州3年,留下蘇堤、西新橋、朝云墓、六如亭等,使豐湖景色更似杭州西湖,名揚海內(nèi)。
[注釋] ●玉塔:孤山上的湖心塔。●臥微瀾:指塔的倒影。●正似西湖:言惠州西湖與杭州西湖很相似。●涌金門:此言杭州城南門,門外即杭州西湖大碼頭,蘇軾在杭州時常自此地泛舟游于靈隱天竺。●冰輪:明月。●香霧:含花香的夜氣。●停鞭句:意謂想叫明月的掌鞭者,暫時讓明月停一下,多照照這小西湖。
直視無前氣吐虹,五湖三島在胸中。
相逢莫怪不相揖,只見山僧不見公。
[詩名] 惠州靈惠院
[作者] 蘇軾,此詩是作者在惠州西湖邊靈惠院(僧院)內(nèi)見一畫,有感而作。
[注釋] ●直視二句:說此畫上仰面向天的醉僧,他胸藏小西湖的五湖三島,吐氣如虹。●相逢二句:意謂醉僧眼里只有山僧,沒有官員。詩人在贊賞醉僧之外,實則也暗抒自己藐視權(quán)貴的心志。
岷峨一老古來少,杭穎二湖天下無。
帝恐先生晚寥落,南遷猶得管豐湖。
[詩名] 豐湖
[作者] 劉克莊
[注釋] ●岷峨一老:指蘇軾。岷峨,岷山與峨眉山,蘇軾為四川眉山人,故稱。●杭穎二湖:蘇軾曾為杭州、穎州太守,而兩處皆有西湖。●帝恐二句:意謂天帝恐怕蘇東坡老來寥落、孤寂,待他被貶到南方時,還讓他來到惠州,管轄號稱小西湖的豐湖。杭、穎、惠州皆有西湖,這是偶然巧合,作者把它們聯(lián)在一起,而得出是天帝予以照顧的結(jié)論,真是奇思。詩句中也隱含著對蘇軾的一再被貶寄予同情。
回首羅陽落照殘,蕭晨風(fēng)物盡相看。
煙迷鶴觀荒荒碧,水抱鵝城淰淰寒。
萬古文章雄海外,一生事業(yè)在江干。
停舟無限遭逢感,也擬林婆酒盞乾。
[詩名] 惠州
[作者] 李黻平,字繡子,清嘉應(yīng)(今廣東梅縣)人,嘉慶十年進士,授江蘇昭文縣令,好讀書,手不釋卷,民間呼為“李十五先生”。工詩,精樂律音韻之美。這是一首懷念蘇東坡的詩。
[注釋] ●羅陽:指惠州以西的博羅,羅陽的水自羅浮山流出。●蕭晨:清凄的秋晨。●鶴觀:指白鶴觀,在惠州縣北,下臨大江,遠瞰數(shù)百里,為惠州的勝處,蘇軾當年移居于此,今存蘇東坡故居及東坡亭等作為紀念。●鵝城:惠州別稱,傳說仙人曾乘木鵝,至惠州西湖之北,化為山嶺,即今飛鵝嶺。●淰淰(shen,審)寒:猶言陣陣寒風(fēng)。●萬古二句:意謂蘇東坡文章能流傳久遠,但可惜一生坎坷,功業(yè)無成,長期飄流在江岸。蘇軾被貶黃州、杭州、惠州等地,皆在江邊。二句出筆老重,甚為佳句。●停舟二句:意謂我來到這里,停舟悵望,勾起了無限遭逢之感,真想找到當年的林婆,舉杯痛飲。遭逢,機遇。●林婆,即林行婆,是蘇東坡在白鶴嶺時的鄰居,系賣酒婦人。蘇軾《白鶴新居上梁文》有“年豐米賤,林婆之酒可賒”之句。 今日鶴嶺頭仍有“林婆賣酒處”。
西湖西子兩相儔,湖面偏宜點翠洲。
[詩名] 點翠洲 (選句)
[作者] 孔少娥,明代人,生平未詳。
[注釋] ●點翠洲:在惠州西湖平湖中,由蘇堤經(jīng)九曲橋可達。明代在洲上建點翠洲亭,亦即風(fēng)亭。南山環(huán)翠,風(fēng)景似杭州西湖“三潭印月”。有二橋可通孤山與芳華洲。
花墩花墩白青紅,蝴蝶雙雙撲曉風(fēng)。
[詩名] 憶西湖雜詩 (選句)
[作者] 梁鼎芬,清代人,生平未詳。
[注釋] ●花墩:湖上百花洲舊時正名,在西湖明月灣附近,與長橋相接。洲上有始建于明朝的落霞榭,分蒔繁卉,四季飄香,尤以春時花發(fā),香播西湖。憑落霞榭四壁窗戶,可盡覽湖光山色。
行人欲問朝云墓,看取亭亭塔頂榕。
[詩名] 六如亭 (選句)
[作者] 丘逢甲
[注釋] ●朝云墓:在惠州西湖孤山。朝云姓王,字子霞,浙江錢塘人。蘇軾妾,隨蘇謫居惠州,北宋紹圣三年(1096年)病故于惠州,年34歲。墓頂有亭,名“六如亭”。朝云生前學(xué)書法,亦學(xué)佛,識大意,臨終時誦金剛經(jīng)4句偈語而歿。清道光名士林兆龍為之寫聯(lián):“不增、不減、不生、不滅、不垢、不凈”;“如夢、如幻、如泡、如影、如露、如電”,故亭稱“六如”。
(一)
東江水長西江落,南堤北堤有水關(guān)。
生長西湖撐艇子,不愁風(fēng)浪只愁閑。
(二)
西新橋下水蘇蘇,三月風(fēng)吹白飯魚。
郎罩橋南妾橋北,兩頭莫放一頭虛。
(三)
小米侍郎生較晚,龍眠居士遠難呼。
為知若個丹青手,能寫微瀾玉塔圖。
[詩名] 小西湖棹歌
[作者] 宋湘,字煥襄,號芷灣,清代嘉應(yīng)州(今廣東梅縣)人。嘉慶進士,官至湖北督糧道。自言“作詩不用法”,反對摹擬。
[注釋] ●水關(guān):即水閘,為調(diào)節(jié)西湖之水量而建。●西新橋:在西湖蘇堤上,為蘇軾助僧希固所筑。●水蘇蘇:形容水波動蕩。●白飯魚:作者自注:“白飯魚于三、九兩月聚橋下,土人取之,以薦朝云墓。俗傳為朝云遺簪所化云。”此魚為嶺南特產(chǎn),體長寸許,色白。”●小米侍郎:即米友仁,米芾之子,亦善書畫,故世稱小米。曾為兵部侍郎。●龍眠居士:李公麟,歷官至御史檢法,年老退休后,居于安徽省相城縣之龍眠山,自號龍眠居士。他博學(xué)多識,尤善繪畫,寫人物、山水,均甚精彩。《宋史》說他的《龍眠山莊圖》為世所寶。●若個:哪一個。●丹青手:喻畫家。●微瀾玉塔圖:為惠州西湖湖心塔,在豐湖中孤山,蘇東坡有“玉塔臥微瀾”之句。
菜花開時胡蝶飛,菜心摘時兒臂肥。
黃塘井水甜于蜜,貪飲清泉不肯歸。
[詩名] 惠州小西湖棹歌
[作者] 江逢辰,字孝通,一字密庵,號雨人,清歸善(今廣東惠陽)人,光緒十八年進士,官吏部主事,曾主講赤溪書院,工詩詞,善書畫。
[注釋] ●菜心:廣州土語,即菜苔,摘其心而食。●黃塘:在惠州西湖西南,附近有豐湖書院及黃塘寺。
一樣西湖說大蘇,杭州譽滿惠州殊。
清風(fēng)拂暑人微醉,冷塔伴云山不孤。
暴雨無情洪水急,回天有力庶黎舒。
時人豈只園林樂,開辟天堂謝碩儒。
[詩名] 惠陽
[作者] 樂時鳴
[注釋] ●惠陽:即惠州,今為市。大蘇:指蘇軾,在惠州當州官3年。●一樣二句:意謂惠州西湖與杭州西湖一樣,皆得惠于蘇軾,他在杭州時得到人民贊譽,到惠州也得到了殊榮。●山不孤:蘇軾葬其妾朝云于惠州西湖孤山之上,墓傍白塔。“山不孤”的意思是由于有了朝云墓,孤山也顯得不孤了。●暴雨二句:作者自注:惠陽連續(xù)2年遭洪水,市內(nèi)平地水高2米,而人民生活恢復(fù)甚速,足見政府措施得力,及人民自救的偉大力量。●碩儒:指蘇軾。蘇軾雖一再被貶,來到當時還不甚開化的少數(shù)民族地區(qū),心中仍思念朝廷,并為人民做了不少好事,使惠州西湖成為美麗“園林”。
三潭印月喜同儔,西子淡妝此處幽。
長憶忠俠指日嘯,留丹點翠話風(fēng)流。
[詩名] 惠州西湖
[作者] 王樹遠
[注釋] ●三潭句:意謂杭州西湖的三潭印月高興地有了同伴,因為惠州西湖點翠洲有類似三潭印月的景色。儔:同伴。●西子句:言這里的風(fēng)景有淡妝的西子湖的幽情。●忠俠:指辛亥革命“馬鞍之役”所犧牲的烈士。留丹點翠:是惠州西湖的一景、指的是點翠洲的留丹亭,朱柱屹立,而四周古樹蒼翠,碧波蕩漾。●話風(fēng)流:指留丹亭是專為紀念“馬鞍之役”犧牲烈士所建的。
上一篇:關(guān)于描寫《湖南省·張家界·索溪峪》古詩詞賞析大全
下一篇:關(guān)于描寫《四川省·成都》古詩詞賞析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