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唐大紳(有序)
予初游郡庠時(1),與陳君君錫、唐君大紳數往來。君錫家近柏觀,大紳世居豆灘,而寓舍在郡城東門內,咫尺予家,故予三人暇日得以從容晤語于其間。后君錫登弘治庚戌進士第(2).未仕而卒;大紳以貢士官柳州之來賓縣學訓導(3),數歲致其事而歸(4),獨予竊祿逾涯(5),乞休未遂(6),今扈從南來(7),留滯舊都,偶與鄉人談及大紳,聞其仕雖不得意,而知時識變,勇于求退,精力強健,放情山水間,心甚適也。因漫筆書小詩三章寄之。予且北上,賞懇懇祈恩(8),萬一得賜骸骨歸湘中(9),與大紳輩指某丘某水以尋舊游之處,葢將有日(10),君錫有弟曰君重,今亦以汀州通守家居(11)。大紳其以予言告之,君重亦未必不以爲然也。
其一
湘水門東柏觀中(12),髫年來往幾人同(13)。
眼前久已無陳子,(謂君錫進土也)我與君今亦老翁。
其二
建水南邊是豆灘,君家占斷好峰巒(14)。
十年不遇雙魚便(15),一字無因得問安。
其三
我寓金陵偶憶君(16),打窓風雨不堪聞。
清時未遂投簪愿(17),回首湘南是白云。
詩詞類別:即事感懷
來源:《粵西詩載》
相關作品:將北上留題湘皐別業
(1)游:指到外地求學。庠:古代鄉學名稱。
(2)弘治:明孝宗年號。
(3)訓導:官名。明清時于各府州縣儒學皆置訓導,以爲教授或學正或教諭之副,掌訓迪所屬生員。
(4)致其事:致事,同“致仕”,辭官。
(5)竊碌:竊據官祿。逾涯:超過極限。
(6)乞休:請求辭官。
(7)扈從:隨從護駕。
(8)懇懇:殷切貌。祈恩:祈求皇恩。
(9)錫骸骨:意謂皇帝賜予退職。封建時代官員因年老自請退職,稱爲“乞骸骨”。
(10)葢 :大概。
(11)汀州:在今福建三明市、永安、漳平以西地區。明初爲汀州府。 通守:官名。
(12)觀:道教的廟宇。
(13)髫(Tiáo條)年。童年。髫:古時小孩的下垂頭髮。
(14)占斷:用占卜的方法選定。
(15)雙魚:猶“雙鯉”,指書信。古樂府《飲馬長城窟行》:“客從遠方來,遺我雙鯉魚。呼童烹鯉魚,中有尺素書。”
(16)金陵:今江蘇南京市。
(17)清時:猶“清世”。太平時代。投簪:喻棄宮。
蔣冕
蔣冕(生卒年不詳),字敬之,號敬所,明代全州(治在今廣西全州縣)人,正德間累官戶部尚書。時主昏政怠,冕獨持正不撓,所有建白,俱切時務。嘉靖元年(公元一五二二)大禮議起,上下捍格甚力;冕守之不移,爲首相僅兩月,齟齬以去。卒謚文定。有《湘皋集》、《瓊臺詩話》。
朝代:明代
籍貫:廣西全州
上一篇:秦觀《寧浦書事六首》即事感懷詩詞賞析
下一篇:鄧炳《左州元惡就擒州印復還偶成口號》即事感懷詩詞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