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德·要素》中外哲理詩賞析
一首真正的歌要攝取
多少要素作為營養(yǎng),
才能使外行樂于接受,
同時也使大師欣賞?
我們所歌唱的主題,
最要緊的是愛情;
詩歌里能夠滲透愛情,
它的音調就更加動聽。
其次要響著杯盞之聲,
要閃著紅玉般的酒光:
我們常用最美的花環(huán)
邀請情侶和酒客光降。
此外還需要武器之聲,
也要吹奏嘹亮的喇叭;
一待幸運的火焰燃燒,
讓英雄在勝利中神化。
最后,不可能缺少的乃是
詩人要有一些憎恨;
凡是不可忍受的、丑惡的
不讓它和美好的并存。
詩人能懂得把這四種
原動力的元素混合,
他就會像哈菲茲一樣,
使萬民永遠振奮歡樂。
歌德是世界著名的文學家,同時也是政治家、學者、自然科學家。精深的學術研究與他的文學創(chuàng)作都得力于他對大自然終身不輟的熱愛和唯物主義哲學家斯賓諾莎對他的影響。歌德對斯賓諾莎“堅持從世界本身說明世界”,注重研究事物普遍聯(lián)系的統(tǒng)一性,其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的規(guī)律性和精神與自然的同一性的基本思想有較深的理解,這就使得他常把見多識廣的學術知識與文學創(chuàng)作交匯為一體,為作品增添了博大精深的學者風采。在這方面,巨著《浮士德》堪稱代表,而短詩《要素》也可為一例。
“要素”,原為德文Elemente的意譯,它既是哲學術語,也是物理學、光學、顏色學的名詞,俗稱構成事物的各種因素。歌德以此為題,咋看不免抽象深奧,但一旦深入詩文卻另有所感,原來高深的藝術標題之下,作者實際上提出的是一個怎樣“才能使外行樂于接受,/同時也使大師欣賞?”即雅俗共賞的藝術要素是什么的問題。詩人對此的回答生動而又形象。正如德國著名文學評論家梅林所說:“歌德是太廣博了,太活躍了,太富于感性了……他的氣質,他的精力,他的整個志向指引他走向實際生活……”表現(xiàn)在他的詩歌里就是無論抒發(fā)熱烈純凈的情感,還是闡述充滿智慧的哲理,他都能憑借對自然和人生的深刻洞察力,出神入化地通過能夠直感的形象或事物加以表達。因此,與其同時的席勒稱他的精神風格是直覺型的,即從個體到理念。這話不無道理。請看,在《要素》這首詩中,詩人著眼于普遍存在的生活現(xiàn)象,以“愛情”、“杯盞之聲”和“武器之聲”、“憎恨”這人世兩組相互交織而又彼此對立的“要素”為歡樂的藝術之歌不可或缺的4個必備條件,具體說明:“一首真正的歌”,首先要具備愛情的主題,因為愛情本是人生最燦爛的生命之花,只有它可以使詩歌的“音調更加動聽”;其次是應富有熱烈的,如醉如癡的情懷和風采,猶如賓朋滿座時不絕于耳的“杯盞之聲”,因為“對酒當歌”,酒色能為酣暢的情誼,為有限的人生增光添彩;此外,還要不乏陽剛之氣,創(chuàng)造出戰(zhàn)火中富有神話色彩的英雄形象,因為生活中處處存在斗爭,斗爭中方顯出英雄本色,有了斗爭,才能誕生為英雄高奏的勝利的凱歌;另外,詩的創(chuàng)造者還不可缺少涇渭分明的批判精神,因為美與丑本并存于世間,這是亙古不變的客觀事實,但真正的詩人不能對此熟視無睹,人孰能沒有愛與恨呢?肯定美的,否定丑惡,愛憎分明方能抑惡揚善,使正義永存。如此這般,這豈止是一首好詩必備的“要素”,它何嘗不是美好人生“原動力的元素”呢?這樣,歌德把司空見慣的生活現(xiàn)象加以提煉,使之與詩歌的主題、形式、內容及創(chuàng)作指導思想四個方面緊密結合在一起,將雅俗共賞的四“要素”,喻為生活“原動力的元素”,從而使這首談藝的詩歌一下升華到普遍人生規(guī)律的高度,散發(fā)出熠熠的思想之光。它提示人們要熱愛人生、享受人生、歌頌人生,同時還要正視人生,只有這樣才能將最有價值的創(chuàng)造真正奉獻于人生,像詩人所尊崇的著名波斯抒情詩人哈菲茲一樣,“使萬民永遠振奮歡樂。”哈菲茲是一代詩杰,伊朗人民心目中的圣哲。他酷愛人生,感情熾烈,其抒情詩的內容多以愛情和頌酒為主,形式完美,語言巧妙,為世界所矚目。歌德深受其影響,摹仿過他的不少詩作。此處提到他的名字,以他為楷模,足見詩人對他的仰慕。
該詩談藝術不忘宣示人生哲理,抽象的“要素”寓于形象、生動的語言之中,字里行間充滿真誠、熱烈、深刻的感情,質樸自然,委婉動聽。這既是詩人自身的經驗之談,也是寄藝術與人生的希望之所在,無私奉獻的精神溢于言表。
上一篇:《貫休·行路難(之二)》中外哲理詩賞析
下一篇:《西里西烏斯·警句詩》中外哲理詩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