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詞鑒賞·《西平樂(稚柳蘇晴)》
元豐初,予以布衣西上,過天長道中。后四十余年,辛丑①正月,避賊復游故地。感嘆歲月,偶成此詞。
稚柳蘇晴,故溪歇雨,川迥未覺春賒②。駝褐③寒侵,正憐初日,輕陰抵死須遮。嘆事逐孤鴻盡去,身與塘蒲④共晚,爭知向此,征途迢遞,佇立塵沙。追念朱顏翠發,曾到處、故地使人嗟。
道連三楚⑤,天低四野,喬木依前,臨路斜。重慕想東陵晦跡⑥,彭澤歸來⑦,左右琴書自樂,松菊相依,何況風流鬢未華。多謝故人,親馳鄭驟⑧,時倒融尊⑨,勸此淹留,共過芳時,翻令倦客思家。
【注釋】
①辛丑:宋徽宗宣和三年(1121),周邦彥六十六歲。
②賒:遲。
③駝褐:駝毛衣服。
④蒲:又名香蒲,水生植物。
⑤三楚:戰國楚地,分西楚、東楚、南楚。宋代天長軍(今安徽天長)地屬東楚。
⑥東陵晦跡:東陵侯召平,秦亡,隱居種瓜于長安青門。
⑦彭澤歸來:晉陶潛,曾任彭澤(今屬江西)縣令,居官八十余日,不愿為五斗米折腰,自解印緩,賦《歸去來兮辭》。
⑧鄭驛:西漢景帝時太子舍人鄭當時,喜結交,于長安四郊置驛馬,存問故交,接待賓客。
⑨融尊:東漢孔融,好客,常嘆曰:“坐上客常滿,尊中酒不空,吾無憂矣。”
【評點】
沈義父《樂府指迷》:詞中用事使人姓名,須委曲得不用出最好。清真詞多要兩人名對使,亦不可學也。如,《宴清都》云:“庾信愁多,江淹恨極。”《西平樂》云:“東陵晦跡,彭澤歸來。”《大》云:“蘭成憔悴,衛清羸。”《過秦樓》云:“才減江淹,情傷荀倩。”之類是也。
上一篇:張炎《西子妝慢(吳夢窗自制此曲)》翻譯|原文|思想感情|賞析|評點
下一篇:蘇軾《西江月(三過平山堂下)》翻譯|原文|思想感情|賞析|評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