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劉禹錫
楊柳青青江水平, 聞郎江上唱歌聲。
東邊日出西邊雨, 道是無晴還有晴。
本篇與《竹枝詞九首》不是作于一地。《竹枝詞九首》作于夔州,本篇作于朗州,屬于黃庭堅所說的“湖湘”竹枝,聲調與夔州竹枝微有不同。詳參拙著《劉禹錫傳論》第十一章。
詩中寫一對初戀情人頗具戲劇性的相會及其微妙的心態變化。春到江畔,綠柳如煙。碧綠的江水平鋪千里。這時江畔一對初戀的情人無意中互相發現了對方。情郎佯作不知,故意唱起了一支動人的歌。女郎側耳細聽,初時尚覺不關于己,漸漸聽出聲聲傳情。心中充滿了愛情的喜悅。劉禹錫以其追光攝影之筆,截取了這一愛情的小插曲。他抓住眼前“東邊日出西邊雨”的實景,移入了女郎乍疑乍喜的復雜心情,借助諧聲雙關手法,用天氣的“晴”與“不晴”,來諧對方的“有情”與“無情”,把兩種不相關的事物巧妙地統一在意境之中,造成了一種旖旎嫵媚的詩美。情郎的黠慧可愛,女郎的天真純潔,都被寫活了。
諧聲雙關是我國民歌中習見的表現手法。在漢魏六朝樂府詩中,雙關手法用得更為廣泛。如《青陽渡》:“高舉徐徐下,輕搗(傾倒)只為汝。”《讀曲歌》:“石闕生口中,銜碑(悲)不得語”等等都是。相比較而言,本詩的諧聲雙關用得更為貼切自然,因而韻味也顯得更為深厚。
上一篇:《短歌行·清·黎簡》原文與賞析
下一篇:《菩薩蠻·敦煌曲子詞》原文與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