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晏殊
油壁香車不再逢, 峽云無跡任西東。
梨花院落溶溶月, 柳絮池塘淡淡風。
幾日寂寥傷酒后, 一番蕭索禁煙中。
魚書欲寄何由達? 水遠山長處處同!
〔油壁車〕古代婦女所乘坐的一種車,因車壁用油涂飾,故名。《玉臺新詠》載古樂府《錢塘蘇小歌》:“妾乘油壁車,郎騎青驄馬。”這里加上“香”字,既是形容車的美,更是主人公的感受。〔峽云〕巫山上的云彩,據宋玉《高唐賦》記巫山之女受楚王愛幸時,曾有“妾在巫山之陽,高丘之祖,旦為朝云,暮為行雨”之語。古代詩文里常把它作為戀愛的女方的象征。〔傷酒〕大醉。〔禁煙〕古代寒食節名。清明節前一天(一說前兩天),人們禁火,吃冷食,故名。〔魚書〕書信。古樂府《飲馬長城窟行》:“呼兒烹鯉魚,中有尺素書。”舊時因稱書信為“魚書”。
這是一首戀歌。和戀人相會是很高興的事,可一旦分離就會相思,如果長時間見不到就會很痛苦以至感到生活空虛。這種感情人們常有,可晏殊卻不愿說明白,而把這首詩標以“寓意”的題目,讓人們去理解去體味個中的深意,這大概就是含蓄蘊藉的意思吧。
首聯“油壁香車不再逢,峽云無跡任西東”,一開始就寫出了主人公與戀人分離后的傷感憂苦,往日她常坐的“油壁香車”再也見不著了,實在受不了。一個“再”字,暗含了主人公多么深沉的相思之苦。她到哪里去了呢? 簡直象巫峽上空的云彩一點兒蹤跡都沒有,只好任憑它到東到西,如今只能留下美好的回憶。下面兩句就寫主人公的回憶:記得有一回在溶溶的月光籠罩中,在淡淡的春風吹拂下,我們在梨花飄落的庭院里,一起來到柳絮飛揚的池塘邊。“梨花院落溶溶月,柳絮池塘淡淡風。”這里的“溶溶”,形容月光如水波蕩漾,這里的“淡淡”,形容春風和煦,你看,多么寧靜、安謐;白色的梨花與如水的銀月又互相映襯,輕盈的柳絮隨著春風翩然飛舞,不又增添了戀人幽會的柔情蜜意嗎?難怪主人公記憶最深,忘懷不了。正因為主人公沉浸在愛情的甜蜜喜悅之中,又是在這樣優美的環境里,戀人一旦離開,相思的痛苦必然隨之而來。“幾日寂寥傷酒后,一番蕭索禁煙中”。你看,一連好多天主人公寂寞無聊,只好借酒澆愁,酒喝得太多了,以致“傷酒”,可見相思之苦;可是酩酊大醉之后,醒來反而更加冷清孤獨,已經到了寒食節了,腦子里還是“一番蕭索”,“蕭索”也就是“寂寥”,“一番蕭索”就是“一片空虛”的意思,可見相思之久。這一聯寫離別后相思之苦與上一聯寫幽會時相見之樂形成多么鮮明的對比,給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怎么表達,如何訴說這種相思之情呢?尾聯“魚書欲寄何由達? 水遠山長處處同”,這告訴我們要想把信寄給她,又怎么傳遞得到呢?到處是一樣的水,一樣的山,到處是間隔和阻礙,而且既遠又長,看來書信難通,主人公犯愁了。讀到這里使我們想到作者在《蝶戀花(檻菊愁煙蘭泣露)》中末句“欲寄彩箋兼尺素,山長水闊知何處”,二者所表達的感情和所采用的表現方法,甚至語句何其相似雷同,所不同的僅僅是主人公男女互換了一下位置而已,可見作者的詩也象他的詞一樣,缺少生活的內容,不過是官僚士大夫閑愁苦惱的表現。盡管如此,作者這樣的結尾,還是讓我們看到了一個對戀人有著執著真情的形象。
上一篇:《寄人·唐·張泌》原文與賞析
下一篇:《將仲子·《詩經·鄭風》》原文與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