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李清照
紅藕香殘玉簟秋。輕解羅裳,獨上蘭舟。云中誰寄錦書來?雁字回時,月滿西樓。
花自飄零水自流。一種相思,兩處閑愁。此情無計可消除,才下眉頭,卻上心頭。
〔紅藕〕荷花。〔玉簟(dian)〕精美的竹席。〔蘭舟〕木蘭舟,船的美稱。〔雁字〕雁群飛行時排列成行,形如一字或人字狀,故稱雁字。相傳漢代蘇武曾用雁傳書,故見到雁群就想到書信。
這首詞大約寫于1102年到1103年間。李清照于1102年與趙明誠結為伉儷,感情甚篤。不久趙明誠負笈遠游,清照時時系念于懷,遂作此詞以抒相思之情。
詞的上片通過記述秋日蕩舟和西樓盼書兩件情事,來抒寫對丈夫的思念情懷。
“紅藕香殘玉簟秋”是“以小景傳大景之神”,從白天和夜晚的雙重角度點明了時令季節。“紅藕香殘”,借戶外的自然之景寫出秋意,使人觸景生情,牽動人的離合悲歡的情思。“玉簟”生涼,從詩人的感受、體驗出發,寫出孤單獨處的寂寞心境。這個起句既渲染了清秋時節蕭瑟寂寥的氣氛,又溶進了詩人思念丈夫的冷寂孤獨的情懷,含蘊豐厚,意象生動,堪稱“精秀特絕”之筆。
接著,又分兩個層次遴選了白天和夜晚的生活片斷進一步渲染孤寂思念之情。“輕解羅裳,獨上蘭舟”是寫詩人為排遣孤獨寂寞的情緒,在白天去泛舟以遣興。然而,從“輕”字可以看出她的這種舉動是無可奈何而為之;“獨”字又寫出無人相伴,興味寡然的心境。不但沒有排解寂寞的情懷,反而撫物思人,更增加了凄涼獨處的愁緒。“云中誰寄錦書來?雁字回時,月滿西樓”,是寫秋夜月圓之時,詩人獨上西樓,見鴻雁歸來,企盼丈夫的錦書寄來。然而望穿秋水,目斷神迷,更加重了懷念與埋怨的情緒。“誰”字本指其夫趙明誠,這里不用確指,而是泛指,正是這種因懷念心切而產生的埋怨情緒的生動反映。這幾句借景而托情,以聯想而襯意,不寫愁而愁自見,不寫孤寂而孤寂自明,不言情而情無限,頗具深宛流美之致。
詞的下片則單刀直入,直抒相思之苦。
換頭句“花自飄零水自流”承接上片的“江藕香殘”和“獨上蘭舟”的詞意,以秋花的空自凋落,秋水的空自流淌來即事設喻,說明夫妻間的別愁離緒的無可奈何和不可遏止。
“一種相思,兩處閑愁”。是以上句為引發點,將自己的相思之苦推及對方,說明情深意篤的夫妻倆的相思之情是相通的,一致的;而這種相思之情愈深,就愈受到感情的折磨,也就愈感到愁苦萬端了。
結拍三句又回到了詩人自己的感情世界,直接賦情,指示相思之苦無法排解。“才下眉頭”是寫緊皺眉頭的愁苦表情,“卻上心頭”是寫心中的相思之苦。二者互相映襯,互為表里,并構成跌宕起伏的氣勢,把“無計可消除”的離情別緒表現得醒人眼目,不同凡響。
這首詞情真意切,細膩輕宛,語意飄逸,不事雕琢,以淺俗之語,發清新之思,于“沉郁頓挫中別饒蘊藉”,從而使之具有很強的藝術感染力。
上一篇:第一頁
下一篇:《上邪·漢樂府》原文與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