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徐熥·御兒舟中別朗公》原文賞析
月下談深睡已遲,滿身涼露夜何其。雞聲未斷鐘聲起,又是江頭欲別時。
這首送別詩之特色有二,一為構思新穎,二為敘事與寫景融洽無間。
一般送別詩,都是就送別場面著意渲染盡情描繪,如名作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李白 《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送友人》和王維《送元二使安西》等莫不如此。而此詩除末句略點送別之意外,送別場面并無一句具體描寫,但依依惜別之情卻十分濃郁,并不亞于上舉各個名篇。究其原因,是詩人善用騰挪手法,將描寫重點挪到了送別之前,將其寫足,而寫到送別時,一點輒止,把送別的具體情景全部留給讀者自己去想象。
闊別已久的老友通宵促膝夜語,古代詩文中也多有描寫,或連榻夜話,或秉燭夜談,或同床偶語,不管是那一種情況,有一點卻是共同的,即都在家中,在室內。而此詩的通宵夜語,卻在舟中。于是詩人就抓住舟中夜晚這一典型環境中富有特征性的景物,作細致的描寫,以渲染氣氛,抒發感情,從而取得很好的藝術效果。
首句敘詩人與闊別重逢的老友在月光朗照中深談至后半夜,等到想睡時已經顯得太遲了。次句描寫“滿身涼露”的情景,既補充了兩人交談之深、時間之長,以點示時間已到了深夜,又暗示是在舟中交談的,并且兩人談興極濃,一點也不覺得時間之漫長和夜露浸身之寒涼。三句繼續寫景:雞聲連續不斷,寺廟晨鐘聲驟起,原來天已亮。此句與第二句同為傳神之筆,不僅暗示了兩人實際上徹夜未眠,還強烈地渲染了兩人又將分手、各奔前程黯然神傷的氣氛,順利地引出了第四句。讀到這里,不覺使人聯想到杜甫的名句“欲覺聞晨鐘,令人發深省”(《游龍門奉先寺》),感悟到某種人生的哲理。
上一篇:古詩《元好問·得緯文兄書》原文賞析
下一篇:古詩《許虬·折楊柳歌》原文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