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許虬·折楊柳歌》原文賞析
居遼四十年,生兒十歲許。偶聽故鄉音,問爺此何語。
《折楊柳》乃古代橫吹曲名。其曲內容多為傷別思鄉之情,且都與北方邊地有關。清初,清統治者在江南屢興大獄,如魏耕通海案、科場案、莊史案等等。許多人被殺,更多的人被流放。此詩即為被流放在白山黑水等北方苦寒之地的一位江南士人所作。
“胡馬依北風,越鳥巢南枝。”對于流寓北邊的江南人,早日回到南方,是他們最大的愿望。然而,詩中主人公,回到故鄉的愿望,對故鄉的思念,似都已淡化。他在遼地已經組織了家庭,生了兒子。自己基本都已“遼”化,只是偶爾還有一點鄉音。他的兒子不知道父親的鄉音為何語,可以說是地道的遼人了。不過,他居遼四十年,兒子才十余歲,也就是說,他赴遼近三十年才娶妻生子。在這近三十年中,可以想象,他回家鄉的愿望,對家鄉的思念,是多么強烈,多么持久!只是在漫長的磨難中,在無數次的努力下,回故鄉的愿望無數次的落空,他才失望乃至絕望,死了回故鄉的心,遂在遼地成家立業,無可奈何地甘為遼人。這種絕望,正是由強烈的愿望而來,淡然的鄉思,也有持久的熱烈階段。正如百年陳酒,淡而愈醇,雖沒有新釀的濃烈,卻更能醉人;正如馴服得溫順的猛獸,可以想象它曾經有過希望回歸山林的呼嘯!焦躁的思念,無盡的等待,失望的痛苦,絕望后的平淡,偶爾發出的無可奈何的感嘆,這數十年心路的歷程,都可以在這二十字中探索到。
上一篇:古詩《徐熥·御兒舟中別朗公》原文賞析
下一篇:古詩《吳嘉紀·新仆》原文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