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描寫《江西省·滕王閣》古詩詞賞析大全
滕王閣,在江西南昌市的贛江邊。唐永徽四年(653年),高祖李淵第二十二子(太宗李世民之弟)滕王李元嬰所建,閣以其封號命名。上元二年(675年)九月九日重陽節,洪州(即今南昌)都督閻伯玙在此大宴賓客。當時有個十幾歲的少年王勃,因父親調任交趾令,乘船前去探望,路過洪州時,他去拜望他的老師,第二天老師帶他一齊去滕王閣赴宴。宴會上,閻伯嶼要求與會者每人作賦一篇,當場交卷。閻原擬由其婿事先撰寫的閣序以夸賓客。王勃的老師讓王勃代作,當王勃的《滕王閣序》呈到閻的面前,那駢偶華麗的詞藻和深刻的寓意,使閻伯嶼大吃一驚,連稱奇才。這篇《滕王閣序》已成為千古傳誦的名篇。閣以文名,滕王閣也從此名揚天下。滕王閣歷時1300多年,屢毀屢建,重建重修28次。新樓在1989年重建落成,主閣9層,為仿宋代建筑,綠瓦丹柱,雕梁畫棟,巍峨壯觀,其高度與面積,均遠勝于歷代舊閣,正門巨聯“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正廳有“馬當神風送王勃”巨幅壁畫。第二層(主層)有漢白玉雕刻的《滕王閣序》。
滕王高閣臨江渚,佩玉鳴鸞罷歌舞。
畫棟朝飛南浦云,珠簾暮卷西山雨。
閑云潭影日悠悠,物換星移幾度秋。
閣中帝子今何在?檻外長江空自流。
[詩名] 滕王閣
[作者] 王勃,字子安,唐太原祁人,自幼聰明過人,6歲能作文章,9歲習顏師古《漢書注》,并指出顏注失誤處,10歲精通六經,稍后作《騰王閣序》,14歲應舉及第,為沛王府修撰。后得罪沛王,被逐,流落四川。他的詩文均很出名,與楊炯、盧照鄰、駱賓王并稱“初唐四杰”,27歲早卒。此詩是王勃在閻伯嶼重陽宴席間,與《滕王閣序》同時作成。
[注釋] ●臨江渚:對著江中小洲。●佩玉句:指滕王去世后,閣里當年的歌舞已沒有了。●畫棟:雕鏤繪彩的梁棟,指滕王閣的華麗。●南浦:故址在橋步門(今廣潤門)外,過去是碼頭,有南浦亭等建筑。●珠簾:華美的簾子。●西山:南昌市郊30公里。兩句寫登滕王閣眺望,早上觀瑰麗的風光,晚上見幽雅的景致,形容閣的富麗堂皇和雄偉氣魄。●閑云:自由自在飄散的云彩。●物換星移:事物變化,星星運行,比喻歲月的流逝。●帝子:指滕王李元嬰,故稱“帝子”。●欄:指閣上的欄干。●長江:這里是指贛江。這兩句是懷古之詞。全詩撫今追昔,抒發好景不常,年華易逝,但江山不改,景色依舊的感慨。
幽懷念煙水,長恨隔龍沙。
今日滕王閣,分明見落霞。
[詩名] 江行雜詩
[作者] 錢起,字仲文,唐吳興(今屬浙江)人,唐天寶十年進士,曾任翰林學士。工詩,擅長寫景,以五言為主。
[注釋] ●幽懷:幽深的情懷。●煙水:煙霧籠罩的江南景色。●分明:非常清楚。●龍沙:丘陀名,在原南昌城西北德勝門外,今北壇沿贛江處。《水經注》:“贛水流經龍沙西,沙甚潔白高峻,陀有龍形,連亙五里,舊為重九登高處。●落霞:指王勃《滕王閣序》中的名句“落霞與孤鶩共飛,秋水共長天一色”的景致。這句的意思是:今天總算見到了滕王閣的美景。
滕王閣
滕王閣上唱伊州,二十年前向此游。
半是半非君莫問,西山長在水長流。
[詩名] 重登滕王閣
[作者] 李涉,自號清溪子,河南洛陽人。早年和弟李勃一同隱居廬山,唐憲宗時曾為太子通事舍人,后貶峽州(今湖北宜昌)司倉參軍,文宗時又任太學博士,后又流放康州(今廣東德慶)。是晚唐詩人。
[注釋] ●伊州:曲調名,唐天寶以后,樂曲常以地方為名,此是以西伊州(今新疆哈密)為名的樂曲。●半是二句:意思是西山(即南昌西山)與江水(即贛江)是永遠存在的,可是人世間的是非曲直一言難盡,您就不要問了!這里飽含著詩人對自己兩次遭貶謫的坎坷仕宦生涯的感慨。含蓄深婉,耐人尋味。
檻外長江去不回,檻前楊柳后人栽。
當時惟有西山在,曾見滕王歌舞來。
[詩名] 滕王閣
[作者] 超慧,字誨機,南唐僧人。住寧州(今江西修水縣)黃龍寺。
[注釋] ●檻:閣上欄桿。●長江:指贛江。●元朝文學家、詩人虞集對此詩頗為贊賞,有人問虞集:“江山之勝,沒有超過滕王閣者,您老已登過很多次了,皆不留題(詩),這是為什么?”虞集說:“有誨機的詩在,我就不能題了,他的詩‘寓無限之
意,寓無窮之感’,實在是太好了。”
面臨江水勢凌霞,卻倚重城十萬家。
當檻曉云依鶴嶺,拂階殘雨下龍沙。
詞人樂石文皆在,帝子歡游事未賒。
好是良宵金鼓動,闌干牛斗逼檐斜。
[詩名] 題滕王閣
[作者] 夏竦,字子喬,江西德安縣人,宋天圣期間曾任英國公。
[注釋] ●凌霞:與云彩相接,形容滕王閣高聳入云。●重城:指南昌城,北宋時南昌有里外二重。●詞人句:前人在滕王閣題的詩文碑碣都仍在閣內。●帝子句:滕王元嬰歡游閣內的故事還不是很遠的過去。事未賒,事情不長遠。●闌干牛斗:天上的星宿(二十八宿的牛宿與斗宿)已橫斜。闌干,橫斜的意思。句子說明夜已深了。
白浪翻江無已時,陳蕃徐孺去何之?
愁來徑上滕王閣,覆取文公一片碑。
[詩名] 滕王閣
[作者] 王安石
[注釋] ●無已時:沒有窮盡的時候。已,停止,到頭。●陳蕃:東漢時永嘉年豫章(南昌)太守,很敬重文人雅士,尤其敬重徐孺子。●徐孺:即徐孺子。●去何之?:到何處去了?●徑上:直上,直登之意。復取:拓取,即拓碑文。●文公:指韓愈,他死后謚“文”,世稱韓文公。這兩句說:煩惱時便到滕王閣,拓取《新修滕王閣記》的碑刻,以欣賞解悶。
滕王平日好追游,高閣依然枕碧流。
勝地幾經興廢事,夕陽偏照古今愁。
城中樹密千家市,天際人歸一葉舟。
極目煙波吟不盡,西山重迭亂云浮。
[詩名] 滕王閣感懷
[作者] 王安國,字平甫,撫州臨川(今江西臨川縣)人,王安石二弟。十三歲時題此詩,郡太守十分驚異,特在滕王閣設宴慶賀。熙寧元年進士及第,任西京國子教授,及崇文院校書,后因受陷被罷官,歸家。
[注釋] ●好追游:熱中于游樂。據史載,滕王李元嬰放情聲色,好逸樂,不問政事。●勝地句:說滕王閣名勝幾次修建和盛況空前,又幾次廢圮。
閣中環佩知何處?游子再來春欲暮。
鶯啼紅樹柳搖風,猶是當年舊歌舞。
古來興廢君莫嗟,君看紅日西山斜。
西山不改舊顏色,換盡行人與落霞。
[詩名] 滕王閣
[作者] 劉敏求,字好古,號松菊老人,宋代江西泰和人。此詩為黃庭堅所贊賞,故知名于世。
[注釋] ●環佩:即衣服上的佩玉。這里指當年在閣中歌舞宴樂的人物。●游子:旅居異鄉的人,這里指詩人自己。●春欲暮:春天將要過去。●紅樹:盛開桃花的桃樹。●猶是句:說黃鶯在桃花盛開的樹枝上鳴叫,楊柳在春風中搖曳,我懷疑是(或好像是)當年的歌舞。全詩含有景色依舊,人事皆非的無限感慨。
一日因王造,千年與客游。
云邊梅嶺出,坐下贛江流。
云氣浮高棟,波瀾繞古城。
故王歌舞地,帆急見山行。
[詩名] 滕王閣二首 (每首8句,各選4句)
[作者] 徐俯,字師川,號東湖居士,南宋分寧(今江西修水縣)人。紹興九年任信州(今江西上饒)知府。徐俯是黃庭堅外甥,詩詞創作均受其影響,詩入“江西詩派”。
[注釋] ●因王造:說閣由滕王李元嬰所建。●與客游:與,給與。意即今日已供游人游覽觀賞。●梅嶺:原名盛山、飛鴻山。在南昌市西郊,距市區10公里,為避暑勝地。據傳西漢時南昌尉梅福棄官學道山中,故稱梅嶺。●坐下:同座下。●高棟:指滕王閣。●古城:指南昌城。●故王:指滕王李元嬰。●帆急:形容船走得快。句意是坐在船中望西山,舟行速時,感覺不到船在航行,而像是西山在移動。
翼軫南邊第一洲,滕王高閣枕江流。
天提日月東南走,地辟山川晝夜浮。
午后朱簾卷斜照,更深白水自明樓。
當時帝子鳴鑾后,歌舞重翻又幾秋。
[詩名] 登滕王閣
[作者] 王庭珪,字民瞻,南宋廬陵(今江西安福)人。政和八年進士,初任茶陵縣丞。紹興年間,胡銓上疏請斬秦檜未得成功被貶新州,王庭珪作詩為胡銓送行,為此得罪秦檜而被流放夜郎。秦檜事敗后,又任過國子監主簿。其詩多雄渾奔放之作。
[注釋] ●翼軫(zhen診):二十八星宿中的兩星宿,又是兩“天區”名。春秋時江西分屬吳楚兩國,戰國時全部屬楚國境地,正當翼軫兩星宿的分野。王勃《滕王閣序》有“星分翼軫”之句。這句是說:洪州是南方第一勝洲。●鳴鑾:指過去滕王建閣時的酒宴酣樂。●重翻:反復。
重重樓閣倚江干,岸草汀煙遠近間。
春水生時都是水,西山青外別無山。
云歸長若真人在,風過猶疑帝子還。
自古舟船城下泊,幾人來此望鄉關。
[詩名] 登滕王閣
[作者] 徐照,字道輝,宋代永嘉(今屬浙江)人。詩作多清新自然。
[注釋] ●重重:形容滕王閣樓臺層迭。●江干:江岸。干,水邊。●汀:指水中平地。●春水生時:春天漲水之時。
故國崢嶸已劫灰,又看新閣上煙煤。
斷碑無日不濃墨,古砌雖秋猶淺苔。
江闊鳥疑飛不過,風輕帆敢趁先開。
天高眼迥詩囊小,收拾無多空一來。
[詩名] 登滕王閣
[作者] 曾豐,字幼度,宋樂安(今屬江西)人,乾道五年進士,官至廣東德慶知府。
[注釋] ●故國句:故國崢嶸指唐代初建時規模宏大的滕王閣。唐滕王閣在戰亂中已被毀而成殘跡。劫灰,語本杜甫《千秋節有感二首》:“壯觀已塵埃”。至宋大觀二年,滕王閣又在原閣基上重建。作者來此登閣時已是新閣。●煙煤:古代用煤煙灰拌和面粉當墨汁,上煙煤,指題詩作文。●眼迥:迥,遙遠。眼迥,指目力所及十分遙遠,是說登閣觀望,心胸開闊之意。●詩囊小:唐代詩人李賀每次外出,攜帶一錦囊,得句即投其中,不先立題,回家后整理成篇,后來“詩囊”被比喻文才。詩囊小,即言自己文才有限。●收拾:收取詩句,即指作詩。句意是說,面對這壯麗景色。自己文思有限,寫不好歌頌滕王閣的詩篇,只是白白到此一游。是作者自謙之詞。
五云窗戶瞰滄浪,猶帶唐人翰墨香。
日月四時黃道闊,江山一片畫圖長。
回風何處搏雙雁,凍雨誰人駕獨航。
回首十年此漂泊,閣前新柳已成行。
[詩名] 滕王閣
[作者] 文天祥
[注釋] ●五云窗戶:五云指青、白、赤、黑、黃五色祥云,用來指帝王所在,因滕王閣是帝子李元嬰所建,故言五色窗戶。●瞰滄浪:俯看贛江碧波。唐人:指王勃、王緒、王仲舒、韓愈等唐代文學家,他們都寫了歌頌滕王閣的《序》、《賦》、《記》等文章。●回首句:作者回想10年來東奔西走,行止無定的官宦生涯,當時正值宋末元起,戰爭很激烈,文天祥率軍東征西戰,內部又要與主降派斗爭,故發出感嘆。
高閣連城十二欄,西風領客共躋攀。
半簾煙雨長江外,千里湖山咫尺間。
雁帶秋聲歸別浦,鶯分春色過巴山。
當年蛺蝶知誰畫,一夢莊周去不還。
[詩名] 滕王閣
[作者] 宗必經,字子文,宋江西南昌人,與兄宗必應同登進士,始任江西靖安縣知縣,后任瑞州(今江西高安)判官。元朝時應召不仕,為此坐牢3年。
[注釋] ●連城:與城相連。●十二欄:泛指閣上欄干。●咫尺間:古稱八寸為咫,比喻距離很近。●蛺蝶知誰畫:唐時曾有滕王蛺蝶圖,《唐·藝文志》載有滕王蛺蝶圖二卷,因此歷代有很多詩人吟詠蛺蝶圖。如唐代王建《宮洞》:“內中數日無呼喚,拓得滕王蛺蝶圖。”宋代陳師道《高軒過圖》:“滕王蛺蝶江都馬,一紙千金不當價”。蛺蝶圖究竟是誰畫的?相傳是滕王所畫,《名畫錄》言滕王善畫,但未說其擅長畫蝶。●莊周:即莊子,戰國時哲學家。《莊子·齊物論》:“昔者莊周夢為蝴蝶,栩栩然蝴蝶也;自喻適志與,不知周也;俄然覺,則蘧蘧然周也。”文句的意思是莊子在夢中化為蝴蝶,怡然忘其本形,醒來才知是夢幻。詩句說當年風流人物滕王已像夢幻一樣消失得無影無蹤。
岧嶤高閣出洪州,佩玉鳴鑾帝子游。
謾有文章傳盛事,更無賓客宴清秋。
綺羅香逐浮云散,弦管聲隨浙水流。
莫向畫圖看蛺蝶,夢來何處問莊周。
[詩名] 滕閣秋風
[作者] 曾棨,字子啟,明江西永豐縣人。永樂二年狀元,任修撰,參與修《永樂大典》。明成祖深愛其才。后任少詹事。
[注釋] ●岧嶤(tiao yao條謠):形容高峻、高聳。●謾有:空有。謾,空泛不切實際。●盛事:指有關滕王閣的舊事。●綺羅:有文彩的絲織品,代指滕王閣當年宴飲的人物或歌女。●弦管:宴飲時所用樂器。●莫向二句:作者強調過去的事都一去不復存在了,人們不必感慨往事,一切都象“莊子化蝶”一樣的夢幻般空虛。
高閣臨江渚。
訪層城,空余舊跡,黯然懷古。
畫棟珠簾當日事,不見朝云暮雨。
但遣意西山南浦。
天宇修眉浮新綠,映悠悠潭影長如故。
空有恨,奈何許。
王郎健筆夸翹楚,
到如今,落霞孤鶩,競傳佳句。
物換星移知幾度?夢想珠簾歌舞。
為徙倚,闌干凝佇。
目斷平蕪蒼波晚,快江風一瞬澄襟暑。
誰共飲,有詩侶。
[詩名] 賀新郎 賦滕王閣
[作者] 辛棄疾
[注釋] ●層城:古代城與城墻隔開,分內城與外城,故稱。●空余舊跡:滕王閣已毀,只留殘跡。●畫棟珠簾、朝云暮雨:均為唐王勃《滕王閣》詩中語,進一步抒發對滕王閣美景蕩然無存的感慨。●遣意西山南浦:遣意,排遣意興。這句說,只有西山南浦如故,排解了心中的郁悶。●天宇:天空,也指天際。●修眉:美眉。比喻遠方的樹木。語出韓愈“天宇浮修眉”句。●奈何許:無可奈何的意思。作者的深沉慨嘆,也反映了自己抗擊金兵,收復中原失地的雄心壯志不能實現的抑郁悲憤心情。●王郎:指王勃。●翹楚:原意為高出眾薪的荊木,比喻杰出的人材。●佳句:指王勃《滕王閣序》中的“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等廣為流傳的佳句。●為徙倚:徙,走動。倚,傍靠。為徙倚,即為此走來走去,徘徊流連。●快江風:令人舒爽的涼風。宋玉《風賦》有“快哉此風”之句。●一瞬澄襟暑:一眨眼的工夫,涼風消暑除熱,身心涼爽。
帝子當年杰閣開,風流千古此銜杯。
王生不借天風力,哪得英名遍九垓。
[詩名] 滕王閣
[作者] 徐來鳳,清代南昌縣人,工詩文。
[注釋] ●銜杯:指宴飲。●天風力:傳說當年王勃船過馬當時突刮順風,使江船飛快到達南昌,才能趕上洪州都督閻伯嶼的重陽節宴會,并寫下著名的《滕王閣序》,后來演繹為“馬當(山)神風送滕王閣”的佳話,也就是說王勃是借神風之力,才得以快舟趕赴滕王閣,一顯身手。●九垓(gai該):亦作九畡,九州,泛指全中國。
天下好山水,必有樓臺收。
山水與樓臺,又須文字留。
黃鶴盤鄂渚,岳陽據巴丘。
吾鄉滕王閣,鼎足成千秋。
[詩名] 憶滕王閣 (全詩24句)
[作者] 尚镕,字喬客,一字宛甫,清代江西南昌瑤湖人。自幼聰穎,有神童之譽,工詩文,精史學,喜游歷山水,人稱其為“狂生”。
[注釋] ●黃鶴:指黃鶴樓,始建于三國吳黃初二年,在武昌黃鵠磯頭。●岳陽:指岳陽樓,也始建于東吳時,在湖南岳陽城門西樓。●巴丘:山名,在岳陽山。相傳夏代后羿斬巴蛇于洞庭湖,堆積蛇骨如丘,故名。●鼎足句:說騰王閣、黃鶴樓和岳陽樓并峙三方,名揚千古。
上一篇:關于描寫《云南省·滇池》古詩詞賞析大全
下一篇:關于描寫《廣西壯族自治區·漓江》古詩詞賞析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