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胡助·榆林》原文賞析
倦客出關仍畏暑,居庸回首暮云深。青山環合勢雄抱,不見舊時榆樹林。
這首詩抒寫詩人出居庸關游宦的感受。
詩劈頭就自稱“倦客”,說自己屢經漂泊而感到厭倦,為全詩定了調子。盡管自己已經很倦了,又要出關去做官,又要漂泊,又是在炎炎暑天。詩用一個“畏”字,與前面“倦”字相照應,表現了詩人極不愿意游宦,但又無可奈何的心情。詩很凝練,既寫出了自己惡劣的心緒,又寫出了漂泊的時間 (夏天),漂泊的地點 (關外),概括力極強。
居庸關在元代都城大都之北,即今北京昌平縣北長城附近的居庸關。登上居庸關,回首南望,只見一片濃密的晚云。詩人大約是從都城出關,他所望的正是出發的大都。大都是朝廷所在,詩人的家大約也在這里。詩人回首,表現了詩人對大都的眷戀。古代的官都喜歡做京官,放外任是不受重用的表現。所以 “暮云深”也表現了詩人宦途失意的悵惘之情。
第三四句寫出關途中所見。在居庸關外行進,最突出的印象當然是山。北國的夏天,山也一派蒼翠。它此起彼伏,似斷實續,崢嶸雄奇,仿佛連環,山里有山,山套著山。詩人并非第一次出關,當他舊地重過的時候,他感到蒼山依舊,而前次見到的那片榆樹林卻不見了。詩人在這里表達的是一種“人生易老天難老”的思想,時光在流逝,人在暗暗地老。那片榆林,當年還那樣茂密,那樣挺拔,曾幾何時,就無影無蹤地消失了。人生不是也這樣的么?人生這么短暫,可還要游宦!這就是最后兩句詩的深層含義。詩以榆林為題,其用意大約也在于此。
總起來說,這首詩表達了詩人對游宦的厭倦,表達了人生易老的感觸,還暗含著宦途失意的情緒,表現出對安定生活的希求,內容是豐富的。而詩以榆林為題,運用比興,把思想通過行旅和景物表現出來,詞淺意深,蒼勁雄健,耐人尋思。
上一篇:古詩《王冕·梅花》原文賞析
下一篇:古詩《釋宗渭·橫塘夜泊》原文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