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胡助·宿牛群頭》原文賞析
蕎麥花開草木枯,沙頭雨過茁蘑菇。牧童拾得滿筐子,賣與行人供晚廚。
奇特的詩,只要一讀,往往就能被吸引,就能體味其間的美妙。而這是一首風格平淡的詩,外表看起來完全沒有什么技巧,像大鍋清水湯,必須反復玩索,才能領略它的巧妙之處。
牛群頭,大約是個鄉村小鎮,具體位置不詳。詩寫牛群頭的風光和詩人住宿牛群頭的生活。
“蕎麥花開”寫鄉村的田園,也是寫季節。春天,蕎麥開花了,草木仍然一派枯黃。這是北國春天常有的景色。“草木枯”也為后文寫蘑菇作鋪墊。
一場春雨過后,沙里長出了肥美的蘑菇。蘑菇是草木腐爛,在水分充足的條件下滋生的,雨后沙地水分充足、又松軟,宜于蘑菇的生長。“茁”字生動切貼,寫出了蘑菇的喜人長勢。
牧童牽出牛來,也順便帶著筐子采蘑菇。他們很快就采滿一筐子。這既是因為牧童勤快,也因為蘑菇多,肥美,好采。“滿筐子”與上文“茁”字相照應。
牧童把采來的蘑菇賣給詩人作晚飯的菜。蘑菇在鄉村不稀奇,而在詩人則是難得的美味。行人,行旅之人,詩人自謂。晚廚,晚餐。這里用“行人”、“晚廚”扣題目“宿牛群頭”。
奇特的詩大多是用異乎尋常的色調來美化生活,平淡的詩則力求與生活相似,讓生活自己展示自己的美。
詩貴當行,一定的題材,一定的內容,應該用與它相適應的詩風來表現。要表現牛群頭這樣地方的鄉村生活,平淡當然就是一種好風格。如果用華麗奇譎之類的詩風來表現,就顯得有點不倫不類。這首詩以賦為基本手法,以蘑菇為關鍵,將開花的蕎麥,枯黃的草木,雨后的蘑菇,攜筐的牧童,組成一幅北國鄉村的風俗畫。又用蘑菇把鄉村與自己的行旅生活聯系起來,表現了自己的行旅生活和入鄉隨俗的情趣。是一首樸素自然而又富有生活情致的好詩。
上一篇:古詩《柯九思·宮詞》原文賞析
下一篇:古詩《楊維楨·寄衛叔剛》原文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