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查慎行·鄴下雜詠》原文賞析
湯陰城外千楊柳,密罩征鞍過相州。中有一株柔可愛,勸人系馬拂人頭。
這是一首紀游詩。紀游詩很容易落套。因為人們每經過一個地方,很容易先想到那里的名勝古跡,歷史名人。譬如,到長安,想到漢唐帝業;到金陵,想到六朝興亡;到河南湯陰呢,自然就會想到宋代民族英雄岳飛。岳飛是湯陰人,湯陰有紀念他的廟宇。過湯陰,寫岳飛,似是順理成章的事。于是你也寫,他也寫,寫得好的,固然不乏其人,但多數千篇一律。紀游詩寫成了紀念詩,了無新意。即使有人善于花樣翻新,也往往只是因巧見長,真情實感無多,算不得真正的藝術品。
查慎行一生東南西北四方游,足跡遍于江、浙、魯、豫、閩、粵、湘、贛。他寫過大量的紀游詩,許多詩別具一格。譬如,他寫《銅陵太白樓同韜荒兄作二首》,第一首完全寫景,與李太白毫無關系。第二首雖寫到李白,但著重寫自己的人生感受,而不是僅僅借題發揮,紀念古人。他寫《晚抵晏城次壁間韻》、《從十里望抵晏城》通篇不著晏嬰一字。這首《鄴下雜詠》寫到盡人皆知的岳飛家鄉相州湯陰,也通篇沒有涉及岳飛一個字。詩中所寫的,全是詩人眼中所見,此時偶感,即景即興,毫無套語。這種不落俗套的構思,顯示了查慎行的詩人本色,也顯示了他的才能。
鄴(ye 業),古都邑名。故址在今河北臨漳縣西南鄴鎮附近。秦置縣,漢后為魏郡治所。建安十八年(213),曹操為魏王,定都于此。后來長期是河北地區最繁華富庶的大都市之一。著名的銅雀臺,即在鄴下,唐代改相州置,治所在安陽。相州,北魏分冀州置,治所在鄴縣。轄境相當今河北邢臺、廣宗以南,河南林縣、湯陰以北。后漸縮小。詩人著眼于這一帶繁密的楊柳,說它從湯陰城外,“密罩征鞍”,直過相州,可見這一帶風光多么可愛。后面兩句“中有一株柔可愛,勸人系馬拂人頭”,使人充滿了親切感,自然地表達了詩人對湯陰、相州以至整個鄴下的熱愛與留戀之情。現代一些心理學家指出,贊美一個人,貴在指出他(或她)的某一個具體特征,而不要僅是空泛地贊頌“你真偉大呀!”“你真漂亮呀!”贊美辭越具體越好,這樣才親切感人,也才顯得真誠。那么,贊美一個地方呢?當然也同樣,越真誠越好,越親切越好,越具體越好。你看查慎行這首詩,他完全擺開常用的套子,單寫湯陰到相州的楊柳,并且具體到其中“勸人系馬拂人頭”的那“一株”,這地方多么親切可愛。這不比那些空泛的贊語好得多嗎?
作者還寫過一首《湯陰縣北村家》(見《敬業堂詩集》卷二十),也是寫得這樣親切可愛。他只寫田家午炊,韭花棗實,而未及岳飛一字。至于岳飛故事,鄴中古跡,留給讀者去想吧,或者留待“詠古”詩中再寫吧,何必一定要在紀游詩中饒舌呢。
上一篇:古詩《朱之瑜·避地日本感賦》原文賞析
下一篇:古詩《許廷》原文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