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查慎行·早過大通驛》原文賞析
夙霧才醒后,朝陽未吐間。翠煙遙辨市,紅樹忽移灣。風軟一江水,云輕九子山。畫家濃淡意,斟酌在荊關。
唐末詩人皮日休贊頌孟浩然的詩作是“遇景入詠,不鉤奇抉異”。倘若用這兩句話來評價查慎行的旅游詩,倒也十分合適。大通驛,在今安徽銅陵縣大通河邊。詩人于清康熙三十一年離開江西去北京路經此地,這時,曉霧初散,旭日東升,翠煙紅樹,清風淡云,江水青山,構成一幅濃淡空靈、十分瀟灑的畫卷。“揮毫落紙如云煙”,詩人毫不費力,隨筆寫出他的所見所思,不但是“詩中有畫”,而且還認為這幅畫就如后梁著名的山水畫家荊浩、關同師徒精心用深淺的色彩繪制出來的。
“夙霧才醒后,朝陽未吐間。”時間是清晨,晨霧初散,朝陽未出。環境是安靜的,空氣是清新的。詩人的筆端給人以愉快的感受和美的享受。全詩就以此為基調,圍繞題目“早”字來寫。
“翠煙遙辨市,紅樹忽移灣。”這一聯對仗工整。遙遠青煙裊裊的地方,可辨別出那里是集市。前面的紅樹忽然又轉移到水流彎曲的地方。樹是不會隨便轉移的,只是因為人坐在船里,轉彎時隨著方向的變化,由于遠近視差的不同而覺得轉移了。詩人把靜寫成動,這是親身的感受。
“風軟一江水,云輕九子山。”“九子山”在安徽青陽縣南,也稱九華山,山上有九峰狀如蓮花。這一聯對仗也十分講究,寫清風、薄云、一江水、九子山;一個“軟”字,一個“輕”字本是形容詞,這里作動詞用。一江水“軟”,是因為微風輕拂;九子山“輕”,是因為薄云一縷。我們仿佛看到水波粼粼,浮光耀金,山色青青,白云輕飄。這仍然是清晨的山光水色,恬靜迷人,真是美極了。詩人的情懷閑逸,對山山水水懷著一片眷戀之情。
“畫家濃淡意,斟酌在荊關。”也就是說這首詩中描寫的曉霧、朝陽、翠煙、紅樹、清風、薄云,山水景色就像后梁畫家荊浩、關同師徒考慮再三、反復取舍繪制出來的。
我國古代的山水畫,講究虛實、遠近、淡濃、大小的處理。詩人也運用了這些技巧。這首詩的頭兩句點明時間,定下明朗清新的基調。頷聯“翠煙”兩句寫得迷漫而又清晰,浪漫而富有動態;在色彩上是鮮明而又和諧。頸聯更是絕妙,風輕水軟,云繞山青,更體現清晨之美。
上一篇:古詩《黃景仁·新安灘》原文賞析
下一篇:古詩《查慎行·早過淇縣》原文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