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吳嘉紀·冬日田家》原文賞析
殘葉一村虛,臥犬冷不吠。帶夢啟柴荊,落月滿肩背。地荒寒氣早,禾黍連冰刈。里胥復在門,從來不寬貸。老弱汗與力,輸入胥囊內。囊滿里胥行,室里饑人在。
清王朝建立之后,先是一番燒殺搶掠以穩定統治,而后又征派賦稅,搜刮民脂民膏。雙重洗劫使自古豐饒的江淮,“此日惟聞澤雁哀”(《贈趙雷文儀部》)。沉重的賦稅,縱使災荒之年也不減免,如同榨盡血汗,而后又敲骨吸髓。此詩所敘便是沉重賦稅下人民的艱難生活。
“殘葉一村虛,臥犬冷不吠。”這是一個寒冷的冬天,樹葉凋殘,整個村莊一片衰敗,凍得狗都不吠,縮作一團臥著。冬日田家就是在這種氛圍中生活,陰冷,灰暗,無望。
“帶夢啟柴荊,落月滿肩背”,寫冬日田家的生活。他們尚未從夢中徹底醒來,就睡眼惺松地爬起來,出了柴門。此時月亮還未歸去,清輝灑滿農夫的肩背。這是農夫的晨作,也許他還饑腸轆轆,衣不御寒。這樣的生活已不僅僅是“辛勤”這個詞所能包容的了。
農夫戴月出柴門,去干什么?“地荒寒氣早,禾黍連冰刈”,去割禾黍,由于寒氣來得早,禾黍要帶著冰割?!昂畾庠纭秉c明這一年節氣不正常,造成“連冰刈”的結果,暗喻年成不好。
雖然年成不好,“里胥復在門,從來不寬貸”,里胥又上門催逼,他從來不寬貸,也就是清廷從來不放松征派賦稅?!皬膩聿粚捹J”是清廷征稅的典型特點,也是他們搜刮百姓的狠毒手段,是把千百萬黎民推向死亡的絕招。
“老弱汗與力,輸入胥囊內。囊滿里胥行,室里饑人在”,寫老弱血汗換來的糧食,都流進里胥囊,即清廷的官倉。里胥滿囊而去,種糧人還在忍饑挨餓。詩人于此并列一對尖銳矛盾,里胥和饑民,即清廷和黎民,以二者付出和所得的懸殊差別,揭示清廷對人民的殘酷壓榨。
此詩是冬日田家生活的紀實,也是抒憤。飽受磨難的詩人,以史詩般的筆錄下田家生活的幾個側面,辛勤勞作,歉收不寬貸,所獲盡入里胥囊,忍饑挨餓,這是紀實。詩字里行間流露出詩人的憤懣不平之氣,但沒有一句直抒胸臆,而是寓情于事,敘事以見情,具有強烈的感染力。
上一篇:古詩《吳嘉紀·內人生日》原文賞析
下一篇:古詩《查慎行·初上灘》原文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