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王冕·墨梅》原文賞析
我家洗硯池頭樹,個個花開淡墨痕。不要人夸顏色好,只留清氣滿乾坤。
王冕畫的墨梅,神韻秀逸,世稱神品。明代劉伯溫有詩贊之曰: “能畫梅花稱絕奇。” 王冕的《墨梅圖》是一幅橫幅,一枝梅花橫斜在畫幅的中間,枝干一筆拉到幾尺長,挺秀有勁。枝的梢頭,露出了筆的尖鋒,突出了梅的清拔氣質,看去風神綽約,奕奕有致。再看那枝頭十數朵潔白的花朵,含苞欲放,仿佛正在吐出陣陣清雅的芳馨。而那疏枝綴玉,冷蕊幽香,又顯示出寒梅不同于春花的冰容霜姿。畫梅須同梅性情,畫梅須具梅氣骨,這枝生在山野清絕之地的野梅,疏曠放逸,梅干勁直,盡自然之本性,絕無一點 “官梅”、“園梅”矯揉造作的媚態,而有似竹之清,似松之秀,似空谷幽蘭之散發清芬。她把人引向一種清幽的意境,使人感受到一種冰清玉潔的品格,一種不與世俗同流合污的天地間的清氣。
在這幅畫左上角作者親筆題寫了上面這首詩。誠然,他的這首墨梅圖所表現的不正是“只留清氣滿乾坤” 的精神嗎!
這位一生游戲梅花中的詩人、畫家,青年時代曾專心研究孫吳兵法,學習擊劍,有澄清天下之志,但屢試進士不第,使他看清了元朝的腐朽統治,遂放曠江海,絕意仕途。他隱居在山明水秀的諸暨九里山,躬耕讀書,并植梅花千樹,自號梅花屋主。“梅花解作忘機友,雪天月夜長相逢”,他生活在梅花中間,愛梅,畫梅,“豪來寫遍羅浮雪千樹,脫巾大呼成花顛” (元末蒲庵禪師復見心《梅花歌》)。要問他為什么如此酷愛梅花?他就是愛梅花有一種清氣。他在《梅譜》一文中這樣寫道: “花卉之中,惟梅最清,受天地之氣,稟霜雪之操,生于溪谷,秀于隆冬,淡然而有春色,此豈造化私耶!”這首墨梅詩正是他畫梅生涯的自我寫照。他一生最愛畫不著色的淡墨梅花,畫出來的梅花,朵朵樸素淡雅,并不以艷麗的顏色爭姿斗妍,而只求給人間留下梅花那極其可貴的清氣。這首詩抒寫了他高尚的情趣,表示了他不向世俗獻媚的堅貞、純潔的操守。墨梅詩,一幅有聲畫; 墨梅畫,一首無聲詩,它們所表現的詩情畫意是多么相同啊!
王冕畢生精力都傾注在詩畫之中,他的畫和詩都是元代第一流的。他深諳寫詩作畫的個中三昧,他說:“寫梅作詩,其來一也。名之雖異,意趣實同。”又說:“凡欲作畫,須寄心物外,意在筆先,正所謂有諸內必形于外矣。”(《梅譜》)正因為王冕長期與梅花為友.對梅花的形態、習性有極深的體驗,并體悟到對梅花有著一種內在的精神之美,即一種不同凡俗的清新高雅的氣質。他又把這種高尚的梅格和自己的身世、人格結合起來了,自己孤芳自賞的一生不正像那高潔幽芳的梅花嗎!梅花即我,我即梅花,對王冕來說,人與梅合二為一了。因此,他把自己的生命和感情全部獻給了梅花,畫梅花,實質上也就是自我寫照。因此,他筆下的梅花都顯示著一種人的精神和品格。“不要人夸顏色好,只留清氣滿乾坤”,多么美好的詩句,它顯示了一個冰清玉潔的人生,它是詩之魂,是畫之魂,是梅之魂,是作者靈魂的閃光啊!
上一篇:古詩《宇文虛中·在金日作》原文賞析
下一篇:古詩《厲鶚·夜宿松寥閣用薩天錫韻》原文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