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秦民歌·螽斯》原文與賞析
螽斯羽,詵詵兮。宜爾子孫,振振兮。
螽斯羽,薨薨兮。宜爾子孫,繩繩兮。
螽斯羽,揖揖兮。宜爾子孫,蟄蟄兮。
本篇是用比的手法表現(xiàn)祝賀受賀人子孫眾多、福祚綿長的美意。本篇共分三章,首章以比起頭: “螽斯羽,詵詵兮。”“螽斯”,蝗蟲。“羽”,蟲翅。“詵詵”,眾多貌。此言,很多蝗蟲振翅群飛。以蝗蟲的這種特征比喻“宜爾子孫,振振兮”。此言,祝愿你子孫眾多,就像蝗蟲一般繁盛。將子孫之多,比作蝗蟲,今天看起來,未免滑稽可笑,但古代人視之,這卻是正經(jīng)話。古人有言螽斯一生八十一子,或言一生九十九子,或言一生百子。實(shí)際上還要多。難怪蝗蟲群起而飛鋪天蓋地。而古人又以子孫滿堂為福。所以才用蝗蟲之多比喻子孫之繁盛。這種比喻未免夸張,但卻很生動(dòng)逼真。二、三章將首章的“詵詵兮”換為詞義相近的“薨薨兮”、“揖揖兮”;二、三章末句為了與“薨薨”、“揖揖”押韻,才將首章的“振振兮”換為詞義基本相同的“繩繩兮”、“蟄蟄兮”。這都是為了復(fù)詠,以加強(qiáng)抒發(fā)祝賀之情。
本篇除具有文學(xué)價(jià)值外,在民俗史上也具有一定的價(jià)值,使人們仿佛看到在大廳之中,人們齊集一堂,主人設(shè)宴相待,來賓競相祝賀多子多福的盛情熱鬧場面。
上一篇:《先秦民歌·羔羊》原文與賞析
下一篇:《魏晉南北朝民歌·西烏夜飛(選一首)》原文與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