塞垣鷓鴣詞①
秦時明月玉弓懸,漢塞黃河錦帶連②。都護羽書飛瀚海,單于獵火照甘泉③。鶯閨燕閣年三五,馬邑龍堆路十千④。誰起東山安石臥,為君談笑靖烽煙⑤。
①塞(sài)垣,邊境地帶。鷓鴣詞,唐樂府曲調,《樂府詩集》卷八十錄有無名氏《山鷓鴣》二首,寫閨婦之思征人,如第一首云:“玉關征戍久,空閨人獨愁。寒露濕青苔,別來蓬鬢秋。”唐人如李益、李涉的《山鷓鴣》,皆寫思婦行客的悲愴之情。 ②“秦時”二句,化用王昌齡《從軍行》“秦時明月漢時關”句意。玉弓懸,李賀《南園》之六:“曉月當簾掛玉弓。” ③“都護”二句,用高適《燕歌行》句:“校尉羽書飛瀚海,單于獵火照狼山。”都護,漢置西域都護,督護諸國,以并護南北道,故號都護。這里泛喻駐塞垣的軍事長官。羽書,軍事文書,插鳥羽以示緊急。瀚海,沙漠。單(chán)于,匈奴君主的稱號,這里指塞外的部族首領。獵火,打獵時焚山驅獸之烈火,此實指戰火。甘泉,山名,在陜西淳化西北。④“鶯閨”二句,用皇甫冉《春思》句:“鶯啼燕語報新年,馬邑龍堆路幾千。”鶯燕皆春時禽鳥,故以喻春光物候。三五,十五歲,這里泛指年輕閨婦。馬邑,治所在今山西朔縣。龍堆,白龍堆沙漠,在新疆羅布泊以東至甘肅玉門關間。 ⑤“誰起”二句,李白《永王東巡歌》之二:“但用東山謝安石,為君談笑靜胡沙。”東晉名將謝安,字安石,曾隱居會稽東山,后大破前秦苻堅于淝水。
【說明】 此詩之閨怨,僅以第五句“鶯閨燕閣年三五”一語透出,下句是征夫所在地。人隔萬里,此恨綿綿。邊患愈重,閨怨愈多。
王夫之《明詩評選》卷六,稱此詩“八句四層,密成一片”。風格與沈佺期《獨不見》之“盧家少婦郁金香”一首有相似處。沈詩用地名七,而楊詩用地名、朝代名、人名多至八,尚不覺累贅。但楊詩從頭至尾,皆用前人句意,終是一病。朱庭珍《筱園詩話》卷二就說:“七律頗多佳作,然好襲用成句,終不可訓。”
沈德潛《清詩別裁集》卷二,有順治時人宋徵輿《古意》一首:“碧玉堂西紅粉樓,樓中思婦憶涼州。咸陽橋上三年夢,回樂峰前萬里愁。秦地煙花明月夜,胡天沙草白云秋。離魂不識金微路,愿逐交河水北流。”沈云:“酷似楊升庵《塞垣鷓鴣詞》。”
上一篇:《唐順之》詩賞析
下一篇:《岳陽樓》明代詩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