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一元
【作者介紹】
孫一元(1484—1520),字太初,號太白山人。家世很隱秘,或云安化王(朱寘鐇)宗人,王因謀反被誅,故變姓名避難。《明史》入《隱逸傳》。但據(jù)徐渭《孫山人考》所記,謂一元父早亡,家貧以抄書役某府中,為府公嘉賞。會覲府橐白金四百兩使一元致布政使某,途被盜,無以報(bào)命,遂逃亡抵浙,寓西湖,謬托為秦人云。王世貞《酹孫太初墓》故有“死不必孫與子,生不必父與祖。突作憑陵千古人,依然寂寞一抔土”語。
一元蹤跡奇譎,烏巾白袷,攜鐵笛鶴瓢,浪游各地。后買田吳興,將終老于此,不幸強(qiáng)年謝世。卒后,好友吳珫等葬之道場山。又據(jù)吳偉業(yè)《修孫山人墓記》,后曾改葬于歸云庵東,距舊冢不數(shù)步,即一元掛瓢處。有《太白山人漫稿》。
他的詩,奇崛激蕩,時(shí)出偏鋒,王世貞《藝苑卮言》卷五,稱為“雪夜偏師,間道入蔡”,可謂巧譬善喻。《四庫全書總目提要》評云:“然當(dāng)秦聲競響之日,而能矯然拔俗如此,亦可謂獨(dú)行其志者矣。”說得也很中肯。總之,在明代中葉的詩壇上,一元之作確是有其異采的。
錢鐘書《談藝錄》四七〇頁云:“弘正時(shí)染指江西詩派者,所睹無過孫太初一元。”下舉孫詩用語,多本黃庭堅(jiān)、陳師道、陳與義,如《秋日孤山樓對酒》的“四野秋聲酣晚日,半空云影抱晴樓”,本與義《巴丘書事》的“晚木聲酣洞庭野,晴天影抱岳陽樓”,《江南大水歌》的“飛閣橫梁通海氣,鳴鷗浴鶩失汀洲”,本與義《觀江漲》的“黿鼉雜怒爭新穴,鷗鷺驚飛失故洲”。并云:“太初之偏嗜簡齋,過于白沙之篤好后山。亦自來論簡齋及明詩者所未及也。”
一元絕句亦頗多妙構(gòu),如《山中》云:“來往不逢人,家住山深處。獨(dú)鶴忽飛來,風(fēng)動月中樹。”《醉吟》云:“瓦瓶倒盡醉難醒,獨(dú)抱漁竿臥晚汀。風(fēng)露滿身呼不起,一江流水夢中聽。”
上一篇:《陳獻(xiàn)章》詩賞析
下一篇:《山陵道中風(fēng)雨》明代詩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