陰鏗
江津送劉光祿不及
依然臨江渚,長望倚河津。
鼓聲隨聽絕,帆勢與云鄰。
泊處空余鳥,離亭已散人。
林寒正下葉,晚釣欲收綸。
如何相背遠,江漢與城〔江漢,指朋友所去之處。城(yīn),此處指作者將返回的地方。〕。
作者簡介 陰鏗(?—566年),字子堅,祖籍武威姑臧(今甘肅武威),東晉末其高祖遷居南平(今湖北公安縣東北)。陰鏗在梁武帝時曾任湘東王蕭繹的法曹參軍。陳文帝天嘉(560—566年)中先任始興王陳伯茂的中錄事參軍,后遷晉陵太守、員外散騎常侍。以寫山水詩見長,尤工五言,善煉字造句,風格清新秀美,與梁時詩人何遜合稱“陰何”。杜甫自言“頗學陰何苦用心”。曾有《陰常侍集》三卷,散佚,今僅存詩三十五首。
題解 此處江津指江邊渡口。劉光祿指光祿卿劉孺。劉孺字孝稚,彭城(今江蘇徐州)人,劉孝綽從弟。梁武帝蕭衍贊賞其文采,曾任太子中庶子、王府記室、散騎侍郎。武帝大通(527—529年)間兼光祿卿。有文集二十卷。此詩作于527—529年間。
簡析 該詩是古代有名的送別詩作。首聯點出送行不及,佇立渡口的遺憾。三四句“鼓聲隨聽絕,帆勢與云鄰”,用“通感”手法將友人漸行漸遠,自己的孤獨悵惘交織在一起。五六句寫鳥跡空余,人去亭靜的清凈寂滅。七八句補出時間,冬天的黃昏,樹葉飄落,漁者歸家。一種寂寥落寞的藝術境界和詩人的失落悲情,層次分明地逐一呈現出來。
上一篇:《野田黃雀行》原文、注釋、譯文、賞析
下一篇:《雨霖鈴·寒蟬凄切》原文、注釋、譯文、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