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 解】
《孫權勸學》選自《資治通鑒》卷66,題目為編選者加的,意思是說:吳國開國君主孫權規勸武將呂蒙學習。呂蒙原為不懂詩書的粗豪武將,孫權勸他從學的目的,是讓他能以史為鑒,提高修養,成為文武全才。
【注釋翻譯】
鑒賞分析
本文通過記敘孫權勸導呂蒙讀書學習,使呂蒙的才略有驚人長進的故事,贊揚了孫權和呂蒙認真學習的精神,告誡人們重任在身也不可不學的道理,極富教育意義。
全文極其簡略,而且剪裁精當。全文抓住孫權勸學和魯肅“與蒙議論”來寫,先寫出事情的起因,緊接著就寫出結果,而不寫呂蒙如何好學,他的才略是怎樣長進。寫事情的結果,也不是直接寫呂蒙怎樣學而有成,而是通過魯肅、呂蒙的對話生動地表現出來。寫孫權勸學,著重表現孫權的“善勸”,略去了呂蒙的回答,僅以“蒙辭以軍中多務”寫出呂蒙的反應,并以“蒙乃始就學”表現呂蒙接受了勸說。而魯肅“與蒙論議”,著重以兩人的一問一答來表現呂蒙才略的長進之快,至于魯肅與呂蒙的“結友”,是魯肅“與蒙論議”并為其才略所折服的余韻。
除此之外,全篇更以言簡意豐、生動傳神的對話來突出人物的風采,富有人情味。孫權勸學,向呂蒙一語道破“學”的必要性,即“卿今當涂掌事,不可不學”。繼而現身說法,使呂蒙無可推辭。從中可見孫權善于勸說,讓人感到他對呂蒙的親近、關心、期望而不失君主身份。而魯肅的“卿今者才略非復吳下阿蒙”,是情不自禁的贊嘆,突出了魯肅的真誠和呂蒙因“學”確有非凡的長進。“士別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見事之晚乎”,是呂蒙對魯肅贊嘆的巧妙應答,流露出了自得、自豪的坦然態度。綜觀全文,表現了三個人物的口吻、神態、心理,可謂栩栩如生。
上一篇:始得西山宴游記
下一篇:宋定伯捉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