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亭怨慢
予頗喜自制曲,初率意為長短句,然后協以律,故前后闋多不同。桓大司馬云(1):“昔年種柳,依依漢南;今看搖落,凄愴江潭;樹猶如此,人何以堪!”此語予深愛之。
漸吹盡、枝頭香絮,是處人家,綠深門戶。遠浦縈回,暮帆零亂向何許。閱人多矣,誰得似長亭樹。樹若有情時,不會得青青如此。 日暮,望高城不見,只見亂山無數。韋郎去也(2),怎忘得玉環分付(3):“第一是早早歸來,怕紅萼無人為主!”算空有并刀(4),難剪離愁千縷。
【解析】這是一首惜別合肥情人之作。古有長亭餞別和折柳送行人的習俗。作者巧妙地將兩者重新組合,擴展為寬廣而氛圍濃重的情境。“漸吹盡,枝頭香絮,是處人家,綠深門戶”。起筆寫柳,卻藏起“柳”字。一枝送別的柳枝連成了浮青溢翠的“綠云”,似乎重壓人們心頭。畫面繼續展開:“運浦縈回,暮帆零亂向何許。”“零亂”的正是作者的心。“縈回”、“向何許”,這些動景,點破了作者浪跡江淮間居處無定的愁緒,都是移情的成法。不僅作者,“暮帆”還載去多少離人?“長亭樹”“閱人多矣。”作者將象征離別的二個客體“長亭”與“柳樹”正式組合,構成典型氛圍與環境。處處亭柳,實則處處只是“離別”二字。情與物混融,意境全出。樹的無情正是人有情,樹的“青青”曲折表人的憔悴。上片寫與情人離別時的情景、心境。下片時空大調換,寫作者當時的處所與心境。“日暮,望高城不見,只是亂山無數。”高城合肥只因住有作者的情人,不見時自是心“亂”,卻移情于山。并以韋皋自況,玉簫的吩咐,言猶在耳,讀者可想見作者暗中彈淚。并州名剪,也休想剪斷“離愁千縷”。全詞“情物”集中而又明麗,突出“清”字。纏綿凄婉,韻味悠長。
上一篇:經典《錦纏道》詩詞解析
下一篇:經典《長相思》詩詞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