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天之不純命兮(1),何百姓之震愆(2)?民離散而相失兮(3),方仲春而東遷(4)。去故鄉而就遠兮(5),遵江夏而流亡(6)。出國門而軫懷兮(7),甲之吾以行(8)。發郢都而去閭兮(9),怊荒忽其焉極(10)?楫齊揚以容與兮(11),哀見君而不再得(12)。望長楸而太息兮(13),涕淫淫其若霰(14)。過夏首而西浮兮(15),顧龍門而不見(16)。
【譯詩】茫昧幽遠的天道這樣沒有常規,痛苦不堪的百姓又遭到如此災難。國破家亡,人民到處流徙,又偏在大好的春光里妻離子散。離開了故鄉,奔向遙遠的地方,順著長江與夏水倉促地逃亡。甲日的清晨我開始動身上路,絕別了國門,心里無限悲傷。從郢都出發,離開了我的故土,天地茫茫無際,我到哪里安身?奮力搖漿,依依的船兒還是徘徊不進,可悲的是再也看不見我那昏聵的國君。面對高高的梓樹,我連聲地嘆息,密密的霰雪一般,我又是老淚淋淋。過了夏口,沿著長江向西邊飄泊,亂山重迭中,看不見故國的城門,
【解析】林云銘說:“妙在開手方說百姓二句。”此言甚當。屈子心目中,首者為民,次者為國,又次者為君,更次者為(自)身。孟子說:“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這是先秦哲學思想之精華。
心嬋媛而傷懷兮(17),眇不知其所蹠(18)。順風波而從流兮(19),焉洋洋而為客(20)。凌陽侯之泛濫兮(21),忽翱翔而焉薄(22)?心絓結而不解兮(23),思蹇產而不釋(24)。將運舟而下浮兮(25),上洞庭而下江(26)。去終古之所居兮(27),今逍遙而來東(28)。羌靈魂之欲歸兮(29),何須臾而忘反(30)。背夏浦而西思兮(31),哀故都之日遠(32)。
【譯詩】這顆煩亂的心啊總是這般悲愴,本來不知去向也還是踟躕而行。姑且順著風向,隨著流水胡亂飄泊吧,國破家亡的人到哪里還不是如此孤零。乘著波濤之神鼓起的狂風大浪,我象只孤零的鳥兒盲目地飛翔。郁悶之氣死死地纏住我不放,我的心中,時悲時痛,斷了肝腸。我將任憑小船隨著水流飄泊,經過洞庭湖時忽又轉入長江。離開祖先居住過的神圣的故土,隨波飄蕩,小船兒又飄移到這東方。我的心魂還是常常惦記著回去,哪有片刻的時間而忘記了歸返。淪落夏浦面向西方又引起思念,可悲的是故國的都城一天比一天遙遠。
【解析】屈原詩中所反映出的自身“竄伏”(王逸用語)的途路與景況告訴我們,他的境遇極為凄慘。此時屈子別無他念,只是作詩。浩繁磅薄的佳章雅句皆成于此時。詩人,只有痛苦中有佳什,此乃一條規律。倘屈原無此境遇,絕無好詩,也必是平庸之人。詩人就是吞苦水而吐甘汁的行當。因為人生某種意義說就是苦的。人們說:好詩是以血淚寫成的。此言不假??孔髟娰u錢的人終生也體驗不到這樣的靈感。
登大墳而遠望兮(33),聊以舒吾憂心(34)。哀州土之平樂兮(35),悲江介之遺風(36)。當陵陽之焉至兮(37),淼南渡之焉如(38)?曾不知夏之為丘兮(39),孰兩東門之可蕪(40)。心不怡之長久兮(41),憂與愁其相接(42)。惟郢路之遼遠兮(43),江與夏之不可涉。(44)忽若去不信兮(45),至今九年而不復(46)。慘郁郁而不通兮(47),蹇侘傺而含感(48)。
留下來的樸質的風俗。⑤陵陽:大的波濤。焉至:不知所至。⑥淼(miǎo):大水茫茫,不見邊際。南渡:“始南渡大江矣”(朱熹)。焉如;不知所往。⑦夏:同廈,大屋。為丘:變成丘墟。⑧兩東門:郢都城東關有兩門,總稱龍門??墒彛嚎墒够氖彙Q浴敖椤敝癫恢髲B成為廢墟與兩東門長出荒草。故曰“悲”。一說“郢城兩東門非先王所作邪?何可使逋廢而無路?”(王逸)⑨不怡:不愉快。⑩相接:相接續,極言憂愁。⑾惟:思也(林云銘)。⑿不可涉:不堪回首之意。⒀忽若:忽然。⒁九年:此時放已九年也(洪興祖)。一說泛指多年,非確切數字(馬茂元)。不復:與上句“不信”皆指不被起用。⒂不通:通,一作開。一說無法上通國君。⒃感(qì):憂也。
【譯詩】登上水中的高丘我展眼了望,借以舒散一下我心中的憂傷??蓱z這里的人們還只知安居樂業,可憐這古樸的風俗源遠流長。 浩浩渺渺的波濤啊奔向何處?我凌波南渡又向哪里漂流?他們還不知故國的都門已長滿了野草,更不知郢都的樓閣也已變作荒丘。心中的煩悶久久不能消除,憂愁與悲傷相接相緒。通向郢都的道路是那么遙遠,故國的都城啊,不堪回顧!鳴呼!不被信任的人真是無可奈何,窮愁潦倒多年了也還是如此。心中的痛苦長久不能消逝,局促不安的情緒又增添了我的悲慼。
【解析】“州土之平樂,江介之遺風”,詩人慨嘆國破家亡之際,此間人民無所知。這是屈子悲哀的又一根源。雖則這里表明了此間消息的閉塞,然而詩人所悲悼的還是這些土著人民的愚昧,他們不知道秦兵之來意味著怎樣的災難。屈原的愛民居他的“博愛”之首,而他所愛的“民”們又如此愚昧無知,尤其不了解他的心曲,這就更使他悲哀不已。“民為貴”,也須“民”能自知其貴,否則,“民本思想”也正失去了其自身的“本”,成為思想家們空洞的口號。屈原對此未必有理論上的明晰見地,然而在感情上,卻是所感莫深的了。
外承歡之汋約兮(49),諶荏弱而難持(50)。忠湛湛而愿進兮(51)。妒被離而鄣之(52)。堯舜之抗行兮(53),瞭杳杳而薄天(54)。眾讒人之嫉妒兮(55),被以不慈之偽名(56)。憎慍愉之修美兮(57),好夫人之忼慨(58)。眾踥蹀而日進兮(59),美超遠而逾邁(60)。亂曰:“曼余目以流觀兮(61),冀壹反之何時(62)?鳥飛反故鄉兮(63),狐死必首丘(64)。信非吾罪而棄逐兮,何日夜而忘之。”
【譯詩】不要看那些人摧眉嬉笑著討好,其實他們虛弱得很,并不足以依靠。君王啊!只有忠心耿耿的臣子才可以依賴,可你呢?卻被那般小人們圍抱!堯與舜的德行是那樣高尚,賢明如鑒的英才高于湛蘭的青天。那般巧言令色的小人也要橫加嫉妒,也遭到類似不慈不孝的誹言。君王憎惡忠臣那美好的德行,卻偏偏喜愛群小們那虛偽的才干。那些低三下四的小人們圍著他爭寵,賢明的臣子當然是越離越遠。尾聲:抬頭放眼我又四處觀看,希望與故都還有一面之緣。高飛的鳥兒都要飛回故里,臨死的狐貍頭也朝著家山。我深信,我雖遭放逐卻沒有罪愆,故國的都城啊,常在我夢中回旋。
【解析】“鳥飛反鄉,狐死首丘”,鳥獸如此,而況人乎!群小們竟無此心,足見鳥獸弗如。而屈原也只有如鳥獸一般,以樸質之真情投水自沉,撲入故國山川的懷抱,以求慰安,寧不悲乎!
上一篇:經典《哀旅順》詩詞解析
下一篇:經典《唐多令》詩詞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