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描寫《湖南省·岳麓山》古詩詞賞析大全
岳麓山,在長沙市湘江西岸,古人將其列入南岳72峰的最后一峰。南北朝劉宋時《南岳記》載:“南岳周圍八百里,回雁為首,岳麓為足。”最高峰海拔297米,碧嶂屏開,秀如琢玉,層巒聳翠,山澗幽深。山上有愛晚亭、岳麓書院、麓山寺、望湘亭、唐李邕麓山寺碑、宋刻禹王碑等名勝,又有黃興、蔡鍔、陳天華等近代革命家的墓冢。岳麓山又是湖南重要的文化教育區,湖南大學、湖南師范大學等大專院校均匯集于此。
岳麓山(愛晚亭)
危峰高瞰楚江干,路在羊腸第幾盤?
萬樹松杉雙徑合,四山風雨一僧寒。
平沙淺草連天遠,落日孤城隔天看。
薊北湘南俱在眼,鷓鴣聲里獨憑欄。
[詩名] 游岳麓山寺
[作者] 李東陽
[注釋] ●危峰二句:山寺座落在山上,羊腸小道不知要幾經曲折才能來到這里,形容了山寺之高。楚江:指湘江。因湖南古屬楚地,故稱。●萬樹二句:有兩條小路到寺前環合,小路中環繞著數不清的松樹與杉樹,但仍擋不住四面襲來的寒風,山寺僧人會感到格外寒冷。●平沙二句:俯瞰江景,平沙淺草的江渚在那天水相接的遠方;隔江遙望長沙城,在落日余輝下顯得孤寂、暗淡。●薊北二句:回想從薊北到湘南,一路看了半個中國,憂國思家之情,使自己感慨躊躇。鷓鴣,鳥名。其聲哀切,古詩中多以鷓鶘聲象征離愁別緒或不祥之兆。
曉煙低護柳塘寬,桃塢霞烘一色丹。
路繞桐陰芳徑別,香生荷岸晚風搏。
鳴泉澗并青山曲,魚戲人從碧沼觀。
小坐花墩斜月照,冬林翠繞竹千竿。
[詩名] 岳麓八景
[作者] 俞超,字牧堂,清乾隆壬子(1792年)舉人。此詩每一句是岳麓八景之一,共八景。
[注釋] ●曉煙句:指“柳塘煙曉”。●桃塢句:指“桃塢烘霞”。路繞句:指“桐蔭別徑”。●香生句:指“風荷晚香”。●鳴泉句:指“曲澗鳴泉。”●魚戲句:指“碧沼觀魚”。●小坐句:指“花墩坐月。”●冬林句:指“竹林冬翠。”
抱膝望湘江,江云自舒卷。
愿將云作衣,湘君為予剪。
[詩名] 翠微亭
[作者] 趙寧,字管亭,浙江紹興人,清康熙中任長沙府同知。
[注釋] ●翠微亭:據《岳麓志》記載:亭在江邊天馬山上。帆檣城郭,一目千里,景色最曠,朱文公題額舊址久廢。康熙年重建。
遠上寒山石徑斜,白云生處有人家。
停車坐愛楓林晚,霜葉紅于二月花。
[詩名] 山行
[作者] 杜牧
[注釋] ●山行:“山”系何山,“行”于何時,均未可確考,然此詩自古膾炙人口,岳麓山愛晚亭即以此詩的詩意取名。●寒山“深秋的山。●斜:山徑陡峭,坡度大。●停車二句:意思是停車留戀不行,是因為愛賞夕陽映照下的楓林紅得比春天二月盛開的花朵還美麗。坐,因為。霜葉,經霜后的楓葉。
到處霜林壓酒痕,十分景色賽天蓀。
千山遍灑杜鵑血,一縷難招帝子魂。
欲把神州回錦繡,頻將淚雨洗乾坤。
蘭成亦有關河感,愁看江南老樹村。
[詩名] 游愛晚亭
[作者] 林伯渠,此詩原有注:“1906年重九日游岳麓山看紅葉”。寫此詩時,作者是同盟會員,正在長沙進行秘密革命活動。
[注釋] ●到處句:滿山楓葉都變紅了,都勝過了酒后臉上的紅暈。●十分景色句:岳麓山的景色賽過泰山。天蓀,即天孫,指泰山,張華《博物志》:“泰山天帝孫也”。●千山句:借杜鵑血指古往今來仁人志士的鮮血,滿山紅葉都被他們的鮮血灑紅。杜鵑血,傳說古代蜀王杜宇,號望帝,死后化為杜鵑,悲啼出血。●一縷句:借帝子魂指先烈的精魂,現在是很難把他們的精魂招回來了。●回錦繡:把黑暗的中國,恢復它原來錦繡山河的面貌。●頻將句:不斷用愛國熱淚洗凈這污濁的世界。●蘭成句:南北朝梁朝詩人庾信的字;他出使西魏被強留,作《哀江南賦》,抒發幽憤思國之情。關河,即山河。●愁看句:庾信又作《枯樹賦》,其中有句:“昔年種柳,依依江南。今看搖落,凄愴江潭。樹猶如此,人何以堪?”這句指此。作者借庾信的故事,抒發自己憂國憂民的感情。
亭名愛晚只綠楓,萬木蕭森綠意濃。
翠葉扶疏非不愛,三秋更愛老來紅。
[詩名] 長沙愛晚亭
[作者] 吳丈蜀
[注釋] ●亭名句:說愛晚亭因杜牧詩句“停車坐愛楓林晚”而得名。●扶疏:枝葉繁茂貌。
位在衡陽北,應更岳麓名。
沿階驚古樹,憑檻贊新城。
云掩麓山寺,楓環愛晚亭。
詩成慚杜甫,今日是清明。
欲究名山勝,緩步上崚嶒。
境靜泉皆澈,林幽鳥不驚。
遠觀長島近,俯瞰小丘平。
更見千舟發,隨湘下洞庭。
[詩名] 清明登岳麓山
(五律二首)[作者] 吳丈蜀
[注釋] ●新城:指長沙市新景。●清明:杜甫有《清明》詩,詠登岳麓事。●長島:指湘江中橘子洲。
上一篇:關于描寫《湖北省·屈原祠與屈原故里》古詩詞賞析大全
下一篇:關于描寫《甘肅省·崆峒山》古詩詞賞析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