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詞鑒賞《蘇軾·西江月》梅花
蘇軾
梅花
玉骨那愁瘴霧①,冰肌自有仙風。海仙時遣探芳叢,倒掛綠毛么鳳②。素面常嫌粉涴③,洗妝不褪唇紅④。高情已逐曉云空,不與梨花同夢。
【鑒賞】 宋代有許多詠梅詞,蘇軾的這首詞是不落俗套的一首。詠梅實際上就是詠自己,是詠嘆自己決不與烏煙瘴氣同流合污的高尚人格。這首詞作于蘇軾貶謫嶺南時期。他在詞中寫道: 我玉骨冰肌,怕什么瘴霧? 仙人自有仙人的風度。過去南方尚未完全開發,中原人到南方常會染上惡性瘧疾等不治之癥。蘇軾到南方后,每天鍛煉身體,并擬了許多藥方防病治病,總算逃過了 “瘴霧” 的毒害。蘇軾自稱有 “玉骨冰肌”,表現了對于惡劣的自然環境決不屈服的精神; 同時,這也是其政治人格的寫照。表示他決不屈服于政治迫害,要始終保持高潔的理想與情操。詞的下闋,具體地描寫梅花有著怎樣的 “玉骨冰肌” 的品質。“素面翻嫌粉涴”,寫梅花之素白,天然麗質。不須裝扮,涂脂抹粉反而污損其美麗; “洗妝不褪唇紅”,進一步寫梅花素白中透出嫣紅,如美人天生紅唇,洗也洗不掉。這兩句從外在姿質上特別是從色質上寫梅花之高潔。其深層含義是說,我蘇軾天生自然麗質,高潔素白嫣紅,替我妝飾也不增加美麗,任何打擊或抹黑也不能使我褪色。詞的最后兩句,在寫梅花外在麗質的基礎上,進一步寫梅花的內在本質美。“高情已逐曉云空,不與梨花同夢”,是說梅花具有心靈美,其品質高潔,不與梨花等一般的世俗之花同夢,其情其意,可與天上曉云同行。這里的 “曉云” 與 “梨花”,是泛指還是有所影射,就只有蘇東坡自己知道了,我們不必深究也無從深究。這首詞沒有對梅花作過多的描寫,也沒有使用常用的那幾個關于梅花的典故,特別是用了頗具有特色的“瘴霧” 和 “么鳳” 這兩個南方的事物,從而突出了這首詞的思想意義。這是一首把詠物與言志很好地融合起來的優秀詞作。
上一篇:《賀鑄·蝶戀花》翻譯|原文|賞析|評點
下一篇:《蘇軾·西江月》翻譯|原文|賞析|評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