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舍
自剪春莎織雨衣,
南村煙火是柴扉。
山妻早起蒸藜熟,
童子遙迎種豆歸。
【前解】
此如王摩詰《秋歸輞川》詩。何必村中定無此人,然而何必村中定有此人。只是一片高情高品,忽從胸中筆下,驀地自然流出,所謂天地間固有之真詩也。通解,只寫得起手第一“自”字,猶言莎是自剪,衣是自織,妻是自娶,童子是自育,藜是自蒸,豆是自種。《擊壤歌》云:“帝力何有于我?”便果然有此妙理。乃分外又加“早起”“遙迎”字者,猶言便使圣王費盡心力,制為尊卑迎送,然亦是我本分心地中自有之節文,亦不曾向外來。
魚下碧潭當鏡躍,
鳥還青嶂拂屏飛。
花時未免人來往,
欲買嚴光舊釣磯。
【后解】
五、六,不知是魚在碧潭中,鳥在青嶂中,人在魚鳥中?七、八,便如《史記》言海上神山,去人不遠,患且至,則船風引而去,終莫能至矣。
上一篇:金圣嘆《晨起白云樓寄龍興江準上人兼呈竇秀才》批注賞析
下一篇:金圣嘆《杜侍御送貢物戲贈》批注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