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鼐
桃花霧繞碧溪頭,春水才通楊葉洲。
四面青山花萬點,緩風搖櫓出池州。
姚鼐壯年致仕,超然歸隱。平生頗以游歷名山大川為己志,留下了許多贊美壯麗河山的詩、文。《出池州》便是其中一首清新秀麗的小詩。池州,治在今安徽貴池。離安慶不遠。姚鼐辭官后曾主講揚州梅花書院、安慶敬敷書院、歙縣紫陽書院、南京鐘山書院。前后長達38年之久。此詩可能作于他在安慶講學期間。
桃花繞溪,春水初漲,四面青山,野花萬點,一葉小舟在徐徐春風中搖櫓出城。這是全詩所展示的畫面。詩人懷著無限欣喜的心情用輕快明朗的色調給我們繪出了這幅畫面。全詩都在寫景,但各句描寫的側重點又各不相同。首句著重寫“桃”。一葉小舟行進在青溪碧水之中,夾岸桃花開得正艷。詩人用“霧繞”二字來形容桃花的絢爛灼目,容易使人想起《詩經》中“桃之夭夭,灼灼其華”的句子,可謂一脈相承。同時,這也是距離和舟行所至。就像我們坐在行進的車上看窗外景物,極易將路邊的樹木看成一線,遠方之景看作一片。當你置身這連綿成片的桃林,在耀眼的桃花面前,只覺得眼前一片紅霧是極正常的。一個“霧”字寫出了這種視覺差,殊為不易。次句寫“水”。寫春水淹沒了原來露在水畫的江心小島——“楊葉洲”。一個“通”字寫出了春水的動態,顯得活潑可愛又不著痕跡。第三句寫“山”。此時的小舟已馳離桃林,來到一處比較開闊的山谷。詩人用“四面青山”“花萬點”數字概寫這里的盎然春色,精練含蓄,叫人心醉神馳。末一句寫“風”。風隨人意,徐徐而吹,小舟悠悠,馳離故城。又要踏上新的征途,詩人抑制不住內心的喜悅,借清風綠水溢諸墨楮之間。
此詩在結構和手法上與李白《朝發白帝城》詩頗相似。二者都以舟行先后為描寫線索。以小舟為透視點,攝取景物。借景物表達自己輕快喜悅的心情。閱讀此類詩,能使人在美的享受中激起自己對壯麗山川的熱愛之情。透過鮮明生動的景物形象,我們還可以明顯感受到詩人曠達樂觀的胸襟和對美好事物熱誠追求向往的精神。從中得到心靈的陶冶。
姚鼐平常論詩,崇尚雄奇博大的陽剛之美,追求一種“兀傲磊落之氣”。他的大部分覽勝記游詩都寫得意象飛動,神完氣足,有筆掃千軍之勢。而此詩相對顯得清幽淡遠,溫深徐婉,更具陰柔之美。可以說是“鯨魚碧海”之外的一處“翡翠蘭苕”。
上一篇:趙翼《曉起》古詩賞析與原文
下一篇:汪中《梅花》古詩賞析與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