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游
為愛名花抵死狂,只愁風日損紅芳。
綠章夜奏通明殿,乞借春陰護海棠。
花團錦簇、嬌艷娟秀的海棠,是我國傳統的名花之一。它含苞時深紅點點,初開時淡紅片片,將落時又如隔宿粉妝,色淡而不失其韻。因而,歷來深受人們贊賞,詩人墨客為之揮毫吟詠的更不乏其人。蜀中海棠,尤負盛名,推為“天下奇絕”。淳熙三年(1176)的春天,正當海棠開花的日子,詩人興致勃勃地游遍了成都各家的花園,寫下了十首七絕,淋漓盡致地敘寫了觀賞海棠的情景,抒發了愛花惜花的一片深情。這首絕句是寫得極有特色的名作,可與蘇軾《海棠》七絕相媲美。
全詩的側重點在抒情,因而不像一般的詠物詩那樣,著重對海棠作正面的描繪,而是著力抒寫對海棠如醉如癡的喜愛及無限愛惜的深情。詩的前兩句,強烈地抒發詩人對海棠摯愛之深。“抵死”,宋時俗語,格外、分外之意。“風日”,指風雨、烈日,為海棠花所畏忌。詩人特愛蜀中海棠,被“市人喚作海棠顛”(本題其一),幾達如癡如狂的地步。正因如此,故而總擔心風風雨雨、烈日驕陽會損傷它的芳容,損害它的形象。于是,在詩的后兩句,詩人由衷地發出癡想:讓我連夜寫就綠色的奏章上達天廷,請求玉帝多給安排一些陰天來庇護這嬌艷的海棠。詩人以浪漫的想象豐富了全詩的意蘊,濃化了詩中的感情,以曲折的筆法使詩歌婉轉跌宕,妙不可言。清人朱梓、冷昌言評云:“與東坡《海棠》詩,同一惜花心事,各具深情。”(《宋元明詩三百首》)陳衍評曰:“此十絕句,皆清麗高響。”(《石遺室詩話》)
如聯系陸游晚年所作《海棠歌》等詩細加品味,似可領悟出詩人已將蜀中海棠與出兵陜、隴,收復中原的愛國理想巧妙地結合起來,寄寓了更深沉的感情。詩人借“乞借春陰護海棠”,表達了亟望宋孝宗不要再做出打擊愛國志士的舉動,以“為愛名花抵死狂”,再次抒發了自己忠誠愛國的赤子之心。如此理解,并非穿鑿,而是透過文字的表層窺視詩人當時的復雜心態,真正感受偉大愛國詩人脈搏的跳動。這種一石二鳥而又渾化無跡的寫法,充分顯示了詩人高度的藝術造詣。
上一篇:朱敦儒《絕句》古詩賞析與原文
下一篇:陸游《夜寒二首(其二)》古詩賞析與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