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昌齡
丹陽城南秋海陰,丹陽城北楚云深。
高樓送客不能醉,寂寂寒江明月心。
《芙蓉樓送辛漸》之一借送客明去,與送友本身初無關(guān)涉,所以詩人又寫了第二首補敘送客情況。
詩一開頭即不避重字疊詞,大筆鋪寫景物以渲染送別情境。丹陽,即潤州。唐天寶年間以京口為丹陽郡,京口,就是潤州所在地,今江蘇鎮(zhèn)江一帶。從潤州西北的芙蓉樓眺望,城南、城北,無非楚云深濃,秋陰萬里,和上首詩的“寒雨連江”相呼應(yīng)。楚云,泛指南方的云。自從宋玉《高唐賦》寫楚襄王夢神女,朝為行云,暮為行雨之后,“楚天云雨”就有了多方面的寓意。這里,“楚云深”也暗示著詩人被友人赴洛所引發(fā)的迷離的失落情緒和對不可知未來的遐想。唐人的送別詩常用云深霧回這樣的景物來寫離情別境。王維《初出濟州別城中故人》以“井邑海云深”寫此去濟州不知何日歸來的悵惘,李白《金鄉(xiāng)送韋入之西京》以“望望不見君,連山起煙霧”寫此別何時遇的凄悲。都可與此詩參照。
第三句“高樓”倒點前兩句觀景之“點”又啟下,點餞別之處。這里的“送客”,從時間上來說,是在詩人“夜入?yún)恰敝螅捌矫魉涂汀敝啊km然不是臨歧執(zhí)手之時,但想到第二天一早即將到來的離別,心情無比凄涼。愁懷不禁酒澆,稍飲即醉。“不能醉”的“能”,應(yīng)讀作nài,通“耐”,是禁得起、受得住的意思。詩人寫告別宴會的情景,不多著墨,只用“不耐醉”三個字,狀“醉不成歡慘將別”之情,生動感人,意在言外。
第四句不再具體描寫?zhàn)T別宴席上的情事,卻宕開寫景,以景結(jié)情,化有限為無限。“寒江寂寂”,一如前詩的雨寒、山孤,寫離情的凄寂。“明月心”,以“明月”直接形容“心”,可見決不是詩人對現(xiàn)境的描繪。“明月”,歷來是思鄉(xiāng)、懷人的媒介。謝莊《月賦》“隔千里兮共明月”,“明月心”,應(yīng)該是“明月愁心寄,隨君到洛陽”的省略。唐代詩人殷遙《送杜士瞻楚州覲省》“淮月歸心促”,可證。
這首詩歷來為眾口傳播的第一首所掩,少為人知,其實兩首詩一氣呵成,互相補充,是不可分割的整體。
上一篇:王安石《秣陵道中》古詩賞析與原文
下一篇:劉攽《雨后池上》古詩賞析與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