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盡已無擎雨蓋,菊殘惟有傲霜枝。
一年好景君須記,最是橙黃桔綠時。
一年之中,何種景物最為美好,最惹人喜愛?有人說是夏日的荷花,有人說是迎霜的秋菊。蘇軾卻不以為然,他說:“荷盡已無擎雨蓋,菊殘惟有傲霜枝?!鼻镲L一響,荷葉凋殘,已經沒有遮雨的傘蓋;初冬來臨,菊花枯萎,只有殘枝傲立在風霜中。詩人偏偏愛上了秋末冬初的橙桔:“一年好景君須記,最是橙黃桔綠時?!鼻锬┒?,百花千卉,灌叢喬木,紛紛凋落,獨獨橙桔有著耐寒的品性,“自有歲寒心,經冬猶綠林”(張九齡《感遇·江南有丹桔》),長出黃、綠的果實,經受得住寒冷的摧殘。橙黃桔綠、色彩斑駁;果實累累,生意盎然,這固然能給人帶來生氣勃勃的情趣和收獲的喜悅,而且還能給人以美的享受和抵御磨難的生活啟示。
這首詩是蘇軾在元祐五年(1090)任杭州知州時寫給兩浙兵馬都監劉景文的。詩人將自己的富有哲理的生活體驗,寫入詩中,贈給好友,希望他也會生發出與自己相同的感受來。前人評此詩,或者說:“淺語遙情”(《唐宋詩醇》卷三十九),或者說:“通首寫景不寫情,而深情自見?!?王文濡《歷代詩評注》)都不過是套語而已。還是胡仔說得好。他曾經將本詩和韓愈《早春呈水部張十八員外二首》(其一)作過比較,說:“二詩意頗同而詞殊,皆曲盡其妙。”(《苕溪漁隱叢話》后集卷十)兩詩雖說都題詠了一年中最佳美的景物,確也都能“曲盡”早春和初冬景物的妙處,但它們卻有著很大的差異。韓詩的題旨是通過寫景,訴諸詩歌意象、意境,形象地表現出來的;而東坡詩卻抓住了季節轉換時自然景物的變化,以荷盡、菊殘襯托橙桔的可愛,運用議論化的筆調,力求詩意的透辟,寫出了饒有理趣的生活體驗,充分體現了宋詩的藝術特征。胡仔所謂的“詞殊”,正是反映在韓、蘇兩詩不同的表現手段和迥然異趣的風格特點上。
上一篇:蘇軾《東欄梨花和孔密州五絕(其三)》古詩賞析與原文
下一篇:蘇轍《遺老齋》古詩賞析與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