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燮
木蘭槳子藕花鄉,唱罷鞓紅晚氣涼。
煙外柳絲湖外水,山眉淡碧月眉黃。
這是一首描寫自然景色的詩。詩題中韓莊,是山東微山湖東的城鎮,運河流經此地,設有水閘,風景秀美。此詩寫七月七日之夜,詩人乘小舟過韓莊沿運河至微山湖之所見,描繪初秋夜景,聲色俱麗,意象空靈,具天成自得之美,清新自然。
“木蘭槳子藕花鄉,唱罷鞓紅晚氣涼。”“木蘭槳子”,用木蘭樹做的船槳;“藕花”,荷花;“鞓(tīng)紅”,紅色的牡丹,此處形容荷花。詩的首句從小舟起筆,描繪眼前實景:乘著小舟,蕩漾在荷花叢中,花香陣陣,歌聲悠揚,晚風送爽,涼氣沁人。首句不言舟而言“槳”,以船槳之美襯托荷花之香;次句不著色而道“唱”,以歌聲悠揚映襯秋天氣涼。槳聲、歌聲、花香、涼爽,在詩中相映成趣。詩人通過景象的描寫,把讀者引入聲色與心緒俱美的境界,并點明是秋天的夜晚。
三、四句依然寫景,但視線已由近及遠。遼闊的湖面,煙波蕩漾,絲柳成行,夜色蒼茫;縱目遠眺,群山疊翠,淡泊碧綠,天空眉月高掛,色調澄黃。詩的后兩句寫來幽靜空靈,境生象外。末句以“碧”“黃”著色,以“眉”字狀形,山眉月眉,詩人繪青山而狀以“淡”,畫明月而言其“黃”。呈現在人們面前的不是盡情的歡愉,而是淡淡的怨恨和哀愁。鴉片戰爭之后,英軍入侵,國家遭殃,在那民族的多事之秋,詩人“處境愁郁,故旨合風騷;拓胸闊大,故辭無庸淺。”(程恩澤:《復莊詩問》附《詩評》)郁結惆悵。因此盡管荷花飄香,秋色宜人,在詩人眼里卻籠罩著黯然的色調,詩中雖未寫情,但透過淡然的景色描繪,作者憂念國事的憂慮之情和悱惻愁郁之心,于詩中隱然可見。
上一篇:龔自珍《己亥雜詩(其一百三十)》古詩賞析與原文
下一篇:李慈銘《越中燈詞十首庚申客都中作(選一)》古詩賞析與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