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世貞
曾向滄流剸怒鯨,酒闌分手贈書生。
芙蓉澀盡魚鱗老,總為人間事漸平。
與前一首主要寫戚將軍及其贈劍之情不同,本詩專寫劍本身,寫劍跟隨主人曾有過的不凡經歷及落魄結局。“曾向滄流剸怒鯨”一句,還在說此劍曾制服水中狂怒的巨鯨。“剸”即割斷、截斷之意,緊接著第二句“酒闌分手贈書生”,已道及劍及其主人的落魄之狀了。其間時間跨度大,所包含的滄桑之感、今昔之感是頗堪令人玩味的。酒喝到盡性,喻示將軍與作者志趣的投合,也道出了將軍那種不為人識賞,偶遇知己便傾心相交的帶有苦澀的豪放。按慣常的結構,這句當作首句,由將軍贈劍而及作者賞析,順勢而下,但作者卻以劍絕怒鯨突起,是為陡立崖岸以增起全篇之法,同時兩句之間造成的反差適足讓人玩味將軍的復雜心理。第三句承首句而來,細寫劍的外貌,“芙蓉”,利劍名,《越絕書》曾以“手振拂揚其華,捽如芙蓉始出,觀其劍,爛如列星之行”喻其鋒銳。又,唐詩人盧照鄰《長安古意》詩謂:“俱邀俠客芙蓉劍,共宿娼家桃李蹊”,可知其為俠客腰間所佩。“魚鱗”指魚皮,古時劍鞘有以魚皮制成的,“芙蓉澀盡魚鱗老”是指此劍劍上花紋已經生繡,劍鞘也變得破舊。最后一句則寫出了此劍何以老舊的原因,將軍行俠,為掃除人間不平之事,一劍走遍天下,這其間經過多少次生死搏斗,作者皆略去不表,但一個仗劍行義、胸懷磊落的烈士形象已躍然紙上。
本詩結構獨異,其意曲折往復,雖用事而不見痕跡,具有很高的藝術性。
上一篇:王世貞《戚將軍贈寶劍歌二首(其一)》古詩賞析與原文
下一篇:徐熥《郵亭殘花》古詩賞析與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