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洪
剩水殘山慘淡問,白鷗無事小舟閑。
個中著我添圖畫,便是華亭落照灣。
此詩大約是惠洪晚年所作。詩篇流露的濃厚的感傷情緒是和當時國勢日衰的社會現實密切相關的。
詩的前半從寫景入手,因景生情,依景敘事,通過對舟行時所見山、水、舟、鷗的描述,渲染了蕭瑟冷落的氛圍。“慘淡”,暗淡無光。殘山剩水,灰暗凄清,白鷗慵懶,小舟閑蕩:一片死寂,了無生氣。這兩句雖屬寫景而詩人的感情已從字里行間逗漏出來。
三句“個中著我添圖畫”,轉;四句“便是華亭落照灣”,結。“個中”,即此中、這中間。“落照灣”,暗點詩人的舟行是在黃昏夕照中。至篇末方點出舟行的時間,避免了開篇的平實,使詩思含蘊有致。詩人運筆的良苦用心于此可見一端。值得注意的是,詩人在此特別拈到“華亭”。按華亭,本是地名,在今上海市松江縣。歷史上曾有一位華亭人使家鄉名聞遐邇,他就是晉代陸機。據《晉書·陸機傳》,陸機曾為成都王司馬穎帶兵討伐長沙王司馬乂,兵敗,被司馬穎所殺。臨死前嘆曰:“華亭鶴唳,豈可復聞乎!”后多用華亭鶴唳,表示徒然懷念故土而悔恨莫及、傷痛不已。據此我們不難想及,身當北宋末年山河破碎之際的詩人很可能是自比陸機,暗用舊典,表達江山不再、國運惟危的內心悲痛。那剩水殘山、那垂暮的落照不正是風雨飄搖中的喪鐘即將敲響的北宋朝廷的形象寫照嗎?“便是華亭落照灣”,景語作結,情自在其中。
上一篇:張耒《懷金陵三首(其三)》古詩賞析與原文
下一篇:陳與義《清明》古詩賞析與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