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夐·玉樓春》花間詞原文|鑒賞|賞析|注釋|評點
其一
月照玉樓春漏促,颯颯風搖庭砌竹。夢驚鴛被覺來時,何處管弦聲斷續? 惆悵少年游冶去①,枕上兩蛾攢細綠②。曉鶯簾外語花枝,背帳猶殘紅蠟燭③。
【注釋】
①游冶:迷戀聲色。②細綠:描寫眉毛之狀。③ “背帳”句:意思是掩帳之后,還有殘余的紅燭燃著。
【評點】
這首詞寫深閨少婦春曉醒來的惆悵。
上片寫她夢醒后的感觸:月照玉樓,春漏急促,颯颯夜風,搖撼砌竹。在夢驚初醒的朦朧中,還聽到斷斷續續傳來的管弦聲。別家的宴樂反襯了她的孤苦。一邊歡樂,一邊冷落,強烈的對比,怨在其中。
下片直吐心情,寫她因少年旅游不歸,惆悵哀怨。她再也不能入眠了,春情纏繞著她,她越想越愁,躺在床上,雙蛾緊皺,輾轉反側,直到天明。鶯啼花枝,紅燭燒殘,這就是徹夜難眠的見證。將室外花枝曉鶯與室內紅燭殘照對比描寫,樂景哀景交相烘染人情,把主人公哀怨凄苦之情寫濃了。
全篇布局井然,進程分明,善于運用對比反襯的手法,大大增強了詞作的藝術效果。
其二
柳映玉樓春日晚,雨細風輕煙草軟。畫堂鸚鵡語雕籠①,金粉小屏猶半掩②。香滅繡帷人寂寂,倚檻無言愁思遠。恨郎何處縱疏狂③?長使含啼眉不展④。
【注釋】
①雕籠:指雕有花紋的鳥籠。②金粉小屏:用金粉涂飾的小屏風。③縱疏狂:縱情地游樂,狂放不羈的樣子。白居易《代書詩一百韻寄微之》:“疏狂屬年少,閑散為官卑。”④長:常。啼眉:雪本作“眉啼”。
【評點】
這首詞寫春閨少婦幽怨。
上片寫環境的靜寂。柳映玉樓,雨細風輕,煙籠芳草,全是一幅碧色春圖。室內鸚鵡語籠,小屏半掩。這些客觀景象,烘托了一種沉寂的境界,雖聞鸚鵡細語,令人更感靜寂。
下片直接寫少婦含愁思遠的情態。在寂靜的空帷中,她默默無語,滿懷愁緒倚欄思遠。結尾二句,由思念轉入怨恨,由怨恨變為悲傷。閨怨愈寫愈濃,感情愈寫愈苦,把閨中少婦的內心世界揭示頗深。
其三
月皎露華窗影細,風送菊香沾繡袂①。博山爐冷水沉微②,惆悵金閨終日閉。懶展羅衾垂玉箸③,羞對菱花簪寶髻④。良宵好事枉教休,無計那他狂耍婿⑤。
【注釋】
①沾:古代“沾”通“粘”。此處有熏染之意。②博山:指香爐。水沉:即沉水,香料。據說沉香木之心節,置水則沉,故名。③玉箸:喻眼淚。李白《閨情》:“玉筯夜垂流,雙雙落朱顏。”“箸”與 “筯”通。④羞對:怕對。菱花:鏡子。⑤那:奈。狂耍婿:狂放無羈的丈夫,狂放玩樂。狂:玄本、雪本作“獨”。
【評點】
這首詞寫閨婦秋日怨情。
上片描寫秋夜月皎,風送菊香,女主人公惆悵于閨中。
下片通過動作情態與心理活動,寫她的深深怨情。因愁而無心梳妝打扮,常垂玉淚,內心痛苦極了,這么皎潔的秋夜,正好是與情人相偎之時,卻白白地虛度了,無可奈何地怨自己無法留住那行為放蕩的郎君。一個“懶”字,一個“羞”字,神情活現。她面對良夜自悔自怨的心情,纏綿中見怨恨,怨恨里藏深情。全詞言情由平靜而激動,把哀怨的氣氛越寫越濃。
其四
拂水雙飛來去燕①,曲檻小屏山六扇②。春愁凝思結眉心,綠綺懶調紅錦薦③。話別情多聲欲戰,玉箸痕留紅粉面。鎮長獨立到黃昏④,卻怕良宵頻夢見。
【注釋】
①來去:湯本作“去來”。②小屏山六扇:指小山水畫屏六扇。一說指折成六扇山字形的屏風。③綠綺:古琴名。晉傅玄《琴賦序》:“楚莊王有鳴琴曰繞梁,司馬相如有琴曰綠綺,蔡邕有琴曰焦尾,皆名器也。”李白《聽蜀僧濬彈琴》:“蜀僧抱綠綺,西下峨眉峰。”紅錦薦:以紅色錦繡為席墊。④鎮長:常常很久地。鎮,常。褚亮《詠花燭》:“莫言春稍晚,自有鎮開花。”六朝人和唐人詩中多用“鎮”字,表總是、經常之意。
【評點】
這首詞寫閨婦的春愁離情。
上片寫將別的情景。前二句寫離別的地點與景象。其中,燕子來去雙飛,反襯人間離別,情味苦澀。后二句寫她面對春景離人,愁情綿綿,毫無意緒。尚未離別,離別的氣氛卻已渲染了出來。
下片寫離別與別后情景。“鎮長獨立到黃昏”,一往深情又飽含失落的悲苦。末句以新穎的構思將離情寫得更凄楚。正如李冰若所評:“別愁無那,賴夢足以慰相思,而反云 ‘卻怕良宵頻夢見’,是更進一層寫法。”(《栩莊漫記》)
《顧夐·玉樓春》花間集鑒賞大全
上一篇:《溫庭筠》花間詞原文|鑒賞|賞析|注釋|評點
下一篇:《顧夐·甘州子》花間詞原文|鑒賞|賞析|注釋|評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