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游·冬夜讀書示子聿》中外哲理詩賞析
古人學問無遺力, 少壯功夫老始成。
紙上得來終覺淺, 絕知此事要躬行。
陸游生前留給晚輩的詩作,也是留給后人的寶貴精神財富。
這首警示篇在內容上充滿知和行的辯證色彩。它告知人們,只有趁青春年少多下苦功,不遺余力地學習,才能事業有成。書本上得來的知識畢竟是淺薄的,要想融會貫通必須親自實踐。這里蘊含著一個樸素的真理:人的認識來源于實踐,只有在實踐過程中才能不斷獲得真知。一個人的知識是由直接經驗和間接經驗兩部分組成的。讀書獲得間接經驗,實踐獲得直接經驗。所以,不下苦功讀書不行。但只讀書不實踐更不行。要想知道梨子的滋味,必須親口嘗一嘗。這種實踐第一的觀點在當時是難能可貴的。
這首七絕的語言特色在于淺中見深,平中見奇。陸游的詩樸實自然,流利暢達。在這方面,他受白居易的影響較大。他在《自詠》詩中說“閉門誰共處,枕藉樂天詩。”劉熙載在《藝概》中說:“詩能于易處見工,便覺親切有味,白香山、陸放翁擅長在此。”這種評價極符合這首詩的實際。
可以說,《冬夜讀書示子聿》也是詩人人生與創作經驗的結晶。陸游在《示子遹》中曾教導其子:“汝果欲學詩,工夫在詩外。”在這首詩中,詩人又教誨子聿:“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聯系詩人那些感人肺腑的愛國詩篇,詩人的全部詩作也都是詩人終生“躬行”的經驗之談呵。
上一篇:《元好問·其十一》中外哲理詩賞析
下一篇:《王禹偁·劉安郡作》中外哲理詩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