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殿留遺影,春朝玉戶開。羽衣重素幾,珠網儼輕埃1。石自蓬山得,泉經太液來。柳絲遮綠浪,花粉落青苔。鏡掩鸞空在,霞消鳳不回。唯余古桃樹2,傳是仙人栽。
端麗稱題,可匹劉文房《蔡國公主樓作》。
【校記】
1.輕,《全唐詩》一作“塵”。
2.桃,《全唐詩》一作“壇”。
【箋釋】
[玉真觀]《唐會要》卷五〇:“玉真觀,在輔興坊,與金仙觀相對。本工部尚書竇誕宅,武后時為崇先府。景云元年十二月七日,為第九女昌隆公主立為觀,二年四月十日,公主改封玉真,所造觀便以玉真為名。”唐韓翃《題玉真觀李秘書》:“白云斜日影深松,玉宇瑤壇知幾重。把酒題詩人散后,華陽洞里有疏鐘。” 山池院,指園林庭院。山池,山林池沼。《梁書》卷五一《庾詵傳》:“十畝之宅,山池居半。蔬食蔽衣,不治產業。”玉真公主,《新唐書》卷八三《諸公主》:“金仙公主,始封西城縣主,景云初進封。太極元年,與玉真公主皆為道士,筑觀京師,以方士史崇玄為師。崇玄本寒人,事太平公主,得出入禁中,拜鴻臚卿,聲勢光重。觀始興,詔崇玄護作,日萬人,群浮屠疾之,以錢數十萬賂狂人段謙,冒入承天門,升太極殿,自稱天子。有司執之,辭曰:‘崇玄使我來。’詔流嶺南,且勅浮屠方士無兩競。太平敗,崇玄伏誅。”
[香殿] 杜審言《歲夜安樂公主滿月侍宴應制》:“畫樓初滿月,香殿早迎春。”
[羽衣] 常稱道士或神仙所著衣為羽衣。曹植《平陵東行》:“閶闔開,天衢通,被我羽衣乘飛龍。”《云笈七籖》卷一二:“羽服,仙服也。按上清寶文仙人,有五色羽衣,又《飛行羽經》云:太一真人,衣九色飛云羽章。皆神仙之服也。” 素幾,不加雕飾的小幾。《南史·沈麟士傳》:“麟士無所營求,以篤學為務,恒憑素幾,鼓素琴,不為新聲。”
[蓬山] 蓬萊山,傳說中的仙山。沈約《桐柏山金庭館碑》:“望玄洲而駿驅,指蓬山而永騖。”
[太液] 古池名。漢太液池,在陜西省長安縣西。武帝元封元年(前110)開鑿,周回十頃。池中筑漸臺,高二十余丈;又起三山,以象瀛洲、蓬萊、方丈三神山,刻金石為魚龍奇禽異獸之屬。《史記》卷二八《封禪書》:“于是作建章宮,度為千門萬戶。前殿度高未央,其東則鳳闕,高二十余丈;其西則唐中,數十里虎圈;其北治大池漸臺高二十余丈,命曰:太液池,中有蓬萊、方丈、瀛洲、壺梁。” 唐太液池,在大明宮中含涼殿后,中有太液亭。李白《宮中行樂詞》其八:“鶯歌聞太液,鳳吹繞瀛洲。”王維《網軒》:“宮連太液見滄波,暑氣微消秋意多。”
[古桃樹] 《漢武帝內傳》:“又命侍女更索桃果,須臾,以玉盤盛仙桃七顆,大如鴨卵,形圓青色,以呈王母。母以四顆與帝,三果自食。桃味甘美,口有盈味。帝食輒收其核,王母問帝,帝曰:‘欲種之。’母曰:‘此桃三千年一生實,中夏地薄,種之不生。’帝乃止。”高適《玉真公主歌》:“常言龍德本天仙,誰謂仙人每學仙。更道玄元指李日,多于王母種桃年。”“仙宮仙府有真仙,天寶天仙秘莫傳。為問軒皇三百歲,何如大道一千年。”
上一篇:《酬李端校書見贈》原文|箋釋|賞析
下一篇:《留盧秦卿》原文|箋釋|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