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拯·西施》中外哲理詩賞析
吳王從驕佚,天產(chǎn)西施出。
豈徒伐一人,所希救群物。
良由上天意,惡盈戒奢侈。
不獨破吳國,不獨生越水。
在周名褒姒,在紂名妲己。
變化本多涂,生殺亦如此。
君王政不修,立地生西子。
歷代詩人詠西施的故事多得不勝枚舉。蘇拯此作,在同類題材的詩歌中可以說較有見解的。“君王政不修,立地生西子”二句乃為一篇之骨。
“吳王從驕佚,天產(chǎn)西施出。豈徒伐一人,所希救群物。”吳王自身驕縱淫佚,上天才降下亂吳的美女西施。西施的出現(xiàn)不僅僅是為了懲罰吳王一個人,同時也是為了拯救吳王臣下的百姓。這首詩一開始即言西施降生是出自天意,是上天要西施亂吳,要西施懲罰吳王。但是,這一觀點并非新穎。真正代表了這首詠史詩獨到見解的是“不獨破吳國,不獨生越水。在周名褒姒,在紂名妲己”四句。上天降下亂政的美女,不僅僅是為了攻破吳國;這種美女也并非僅僅生在越國。在周朝她叫褒姒,在商紂王處她叫妲己。褒姒是周幽王寵幸的妃子,性不好笑。周幽王舉烽火以召諸侯,諸侯急至,而無外敵入寇事,褒姒大笑。周幽王遂數(shù)舉烽火以博褒姒一笑。后申侯與犬戎攻周,周幽王又舉烽火,諸侯以為戲,不至,遂被殺。妲己,商紂王的愛妃,姓己名妲,武王滅商,被殺。褒姒亂周,妲己亂商,西施亂吳,這本是三件各自孤立的事件,作者卻用聯(lián)系的眼光,指出三者的內(nèi)在關(guān)系。唯其如此,詩人才認為:“變化本多涂,生殺亦如此。”上天降下亂政的美女有許許多多的途徑,君王的生殺也有許許多多的途徑。如果君王不修政令,立時即會出現(xiàn)亂政的西施。這就叫“君王政不修,立地生西子。”“西子”,即西施。
女色亡國,是歷代封建文人吟唱的主旋律之一。蘇拯此詩仍未脫此陋說。晚唐詩人陸龜蒙的《吳宮懷古》詩即云:“吳王事事堪亡國,未必西施勝六宮。”陸氏在這一點上顯然高于蘇拯。蘇拯此詩并未強化女色亡國論,而是強調(diào)君王自身修明政令的重要性,這一觀點顯系高明之論。
如果將全詩主旨加以概括的話,可以得出“亂由己生”四字。亡國,亡家,亡身,并非出自天意,亦非褒姒、妲己、西施作祟,而是自己亂了方寸。
上一篇:《虞世南·蟬》中外哲理詩賞析
下一篇:《瓊森·規(guī)模》中外哲理詩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