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月還鄉獨未能,林行溪宿厭層冰。尺素欲傳三署客,雪山愁送五天僧1。連空朔氣橫秦苑,滿目寒云隔灞陵。借問從來香積寺(顧“僧”字),何時攜手更同登。
逆卷而入,篇法極佳,要歸于取境不凡耳,五、六亦造句清警。
【校記】
1.山,《全唐詩》一作“中”;天,《全唐詩》一作“溪”。
【箋釋】
[粲上人] 不詳。 上人,《釋氏要覽·稱謂》引古師云:“內有德智,外有勝行,在人之上,名上人。”自南朝宋以后,多用作對和尚的尊稱。《南史》卷一《宋紀上》:“(武帝劉裕)嘗游京口竹林寺,獨臥講堂前,上有五色龍章,眾僧見之,驚以白帝,帝獨喜曰:‘上人無妄言。’” 梁鎮,《舊唐書》卷一三〇《王玙傳》曰:廣德二年,梁鎮為昭應縣令。 員外,官制用語,指定員即正員以外之官。如南北朝之員外散騎常侍、員外散騎侍郎。隋朝因之,唐武則天時置二千余人,皆用勢宗親戚,給俸祿,使厘務,至有與正員爭事相毆者。后罷員外官厘務。梁鎮員外任何職,不詳。
[季月] 每季的最后一月,即農歷三、六、九、十二月。揚雄《羽獵賦》:“于是玄冬季月,天地隆烈。”韋應物《除日》:“思懷耿如昨,季月已云暮。忽驚年復新,獨恨人成故。”
[尺素] 小幅的絹帛。古人多用以寫信或文章。后因以借指書信。《文選·古樂府〈飲馬長城窟行〉》:“客從遠方來,遺我雙鯉魚。呼兒烹鯉魚,中有尺素書。”呂向注:“尺素,絹也。古人為書,多書于絹。”《文選·陸機〈文賦〉》:“函綿邈于尺素,吐滂沛乎寸心。”劉良注:“素,帛也。古人用以書也。”
[三署] 漢時五官署、左署、右署之合稱。《后漢書》卷四《和帝紀》:“元興元年春正月戊午,引三署郎召見禁中。”李賢注:“《漢官儀》:三署謂五官署也,左、右署也,各置中郎將以司之。郡國舉孝廉以補三署郎,年五十以上屬五官,其次分在左、右署。”沈佺期《酬蘇員外味道夏晚寓直省中見贈》:“明朝題漢柱,三署有光輝。”三署客,指梁鎮。
[五天] 即五天竺,指古印度。古代印度的區域分為東天竺、南天竺、西天竺、北天竺、中天竺五大部分。王維《能禪師碑》:“大師至性淳一,天姿貞素……故能五天重跡,百越稽首。”趙殿成注曰:“五天,劉昫《唐書》天竺國,即漢之身毒國或云婆羅門地也。在蔥嶺西北周三萬余里,其中分為五天竺:一曰中天竺,二曰東天竺,三曰南天竺,四曰西天竺,五曰北天竺。地各數千里,城邑數百,南天竺際大海,北天竺拒雪山,四周有山為壁,南面一谷通為國門。東天竺東際大海,與扶南林邑鄰接,西天竺與罽賓波斯相接,中天竺據四天竺之會,其都城周圍七十余里,北臨禪連河云。”五天僧,指粲上人。
[秦苑] 故秦之舊苑囿,借指宮殿。韋莊《灞陵道中作》:“秦苑落花零露濕,灞陵新酒撥醅濃。”
[香積寺] 著名佛教古剎。在今陜西省西安市附近。唐永隆二年建,宋太平興國三年改為開利寺。王維《過香積寺》:“不知香積寺,數里入云峰。”《大清一統志》卷一八〇“西安府”:“香積寺,在長安縣南神禾原上。《長安志》:‘開利寺在縣南三十里皇甫村,唐香積寺也。永隆二年,建宋太平,興國三年改。’《金石文字記》:‘寺有唐凈業法師塔銘,施燈功德經碑,今存。’”
上一篇:《過前安宜張明府郊居》原文|箋釋|賞析
下一篇:《柏林寺南望》原文|箋釋|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