祈門官罷后1,負笈向桃源。萬卷長開帙,千峰不閉門2。綠楊垂野渡3,黃鳥傍山村。念爾能高枕,丹墀會一論。
頷聯合讀,愈見精彩,結謂廷議會當起用,未必從容高臥也。
【校記】
1.祈門官罷后,《全唐詩》一作“旗亭閱書罷”。
2.閉,《全唐詩》一作“掩”。
3.渡,《全唐詩》一作“徑”。
【箋釋】
[韋邕] 不詳。詩題,《全唐詩》卷二〇六注:一本題作“送還韋山人歸鐘山別業”。鐘山,《元和郡縣圖志》卷二五“潤州上元縣”:“鐘山,在縣東北一十八里。按《輿地志》,古金陵山也,邑縣之名,皆由此而立。吳大帝時,蔣子文發神異于此,封之為蔣侯,改山曰蔣山,宋復名鐘山。梁武帝于西麓置愛敬寺,江表上已常游于此,為眾山之杰。”
[祈門] 即祁門縣。《元和郡縣圖志》卷二八“歙州”:“祁門縣,本古昌門地,漢黝縣之南境,永泰元年草賊方清于此偽置昌門縣,以為守備。刺史長孫全緒討平之,因其舊城置縣,恥其舊號,以縣東北一里有祁山,因改為祁門縣。大歷五年又稱于樂,面臨大溪,西枕小山。”
[負笈] 背著書箱。指游學外地。此處謂罷官后攜書歸鐘山。《晉書》卷八八《王裒傳》:“北海邴春,少立志,操寒苦,自居負笈,游學鄉邑。”
[高枕] 猶高臥,謂棄官退隱家居。《晉書》卷七九《謝安傳》:“高臥東山,人言安石不出,將如蒼生何?”南朝齊謝朓《落日悵望》:“落日余清陰,高枕東窗下。”
[丹墀] 見卷三韓翃《別汜水縣尉》詩注。
上一篇:《宿岐山姜明府廳》原文|箋釋|賞析
下一篇:《送袁處士》原文|箋釋|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