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文錫·醉花間》愛情詩詞原文與賞析
休相問,怕相問,相問還添恨。春水滿塘生,鸂鶒
還相趁。昨夜雨霏霏,臨明寒一陣。偏憶戍
樓人,久絕邊庭信。
這是一個女子在自己心中斷斷續續、反反復復的訴說,她的丈夫負戈戍邊,一去不回。寒去春來,又是一年了,她煩悶極了。想必有女伴關心地問她:“老是愁的什么?”她的內心秘密卻無法訴說,也無須訴說,更無處訴說。只有在自己心里說:“別問了! 真怕聽見人總是問我! 問得我更添煩悶! ”
到底因何而煩悶?連她自己也說不清楚,只是望著窗外,忽有所感,不禁嘆道:“春水滿塘生,鸂鶒還相趁 ”(連那水鳥兒都在彼此追逐,同戲春水,相親相愛地互相陪伴著啊! ”)這意思還不明白嗎?——“我還不如那鳥兒。”這不是恨事嗎?方言人之憂,忽寫鳥之樂。通過這樣的反襯,女主人公的心事也就和盤托出了。
過片仍將情語化入景語,卻由明媚轉為蕭瑟。正值愁思難解之時,卻遇上凄風苦雨之夜,其情可知。早春的雨后清晨,乍暖還寒,頓覺春冷似秋。在這樣的時候,不去想念戍邊的丈夫也罷,以免再添愁苦;然而又怎能不想呢? “偏憶戍樓人”,偏偏還是想起了他(只用一個“偏”字,又暗示了許多潛臺詞)! 有誰會對他噓寒問暖呢? 他到底是安是危呢? 怎么至今沒有來信呢? 放心不下啊? “唉,你們就別問了,越問我越煩悶啊! ”就這樣,如環之無端,又回到了開頭。這首詞真是寫盡了思婦的心理,卻直到最后,才倒點題地說出她所煩惱的是何事。
小詞從頭到尾是那位思婦意識流的表現,正象她零亂紛繁的思緒一樣反反復復,斷斷續續,回環不盡。這種自悲自憐、亦思亦怨的情緒糾纏著她,使她擺脫不掉。這首小詞有一種跳動不寧、繁弦促柱、反復不已的節奏感,正好巧妙地再現出思婦紛亂的的心聲。論家盛稱的花間小詞的“聲情效果”,于此可以窺見。
兒時讀詞,就被這闋《醉花間》的強烈節奏所吸引,很快就讀熟了。即使不去想它,這幾句詞也會從腦子里跳出來,在耳邊不緊不慢地響起:“休相問,怕相問,相問還添恨。……”這種神奇節奏感的形成,除押韻因素外,首先是由于在前三句的“相問——相問——相問——添恨”中,“相問”三度復沓,而“添恨”又與“相問”一樣,都是以陰平聲和去聲相聯。其次,上、下片押韻處的音組“還添恨——還相趁——寒一陣”,其中重讀音都是陽平聲,“還”字復沓,“寒”又與“還”互為雙聲,這又形成節奏。至于“相問還添恨”的句中韻,“霏霏”為疊字,“鸂鶒”、“久絕”為雙聲,“臨明”、“庭信”為疊韻,也無不增加音樂感。
情真意切,合拍赴節,使這首小詞很招人喜愛。《餐櫻廡詞話》評曰:“語淡而真,亦輕清,亦沈著。”輕清謂其短促輕快的節奏,沈著謂其內蘊深厚的感情。用意雖深婉,措辭卻極為疏朗,于平淡處傳神,在花間詞中可謂別具一格。
上一篇:《項蘭貞·送外赴試》愛情詩詞賞析
下一篇:《姜夔·長亭怨慢》愛情詩詞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