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棄疾·武陵春》愛情詩詞原文與賞析
走去走來三百里,五日以為期。六日歸時已是疑,應是望多時。鞭個馬兒歸去也,心急馬行遲。不免相煩喜鵲兒,先報那人知。
稼軒詞向以豪放著稱,然集中亦有清而麗、婉而嫵媚的小詞。此詞就是一首樸實無華,明白如話而又清新自然的愛情詞。詞人以男子的口吻寫出游子思歸的急切心情。
上片是游子客中自敘。開頭兩句追述他離家時與妻子約定五日便返,因為“去”“來”只有三百里路。誰知出門在外,身不由己,如今六天已過,逾期未歸,他便料想家人定會產生疑慮,更會在門外佇立凝望:“應是望多時”。前四句用平淡的語言,說出了人們常有的一種感受。“應是”句從對方寫起。杜甫《月夜》:“今夜鄜州月,閨中只獨看。 ”柳永《八聲甘州》(對瀟瀟暮雨灑江天);“想佳人,妝樓颙望,誤幾回、天際識歸舟”。都是從對方落筆,看似平常,卻把自己思念家人和家人盼望親人歸來的心情同時表達出來,真是一箭而雙雕。
下片寫游子歸心似箭。回程途中,盡管不斷加鞭,仍嫌馬兒走得太慢。“鞭個馬兒歸去也”,照理馬兒就會跑得更快,但他“心急”,故嫌“馬行遲”。一“急”一“遲”,互為映襯,用字平常,含義豐富。忽聽得路旁喜鵲在枝頭上喳喳叫,游子靈機一動,產生了一個美好的設想:“不免相煩喜鵲兒,先報那人知。”長期的民俗傳說均把喜鵲作為富于人情味的報喜之鳥,在敦煌曲子詞中 一再出現,如《阿曹婆》:“正見庭前雙鵲喜,君在塞外遠征回”。說喜鵲將給離人帶來喜訊。此詞男主人公抱著淳樸的愿望,希望喜鵲先飛回家,向“那人”報個訊。這樣,這只喜鵲就成為溝通思歸與游子思想感情的媒介,把游子的歸家心切和思切的盼望之情相互交織、統一起來。
無庸置疑,豪放沉郁是辛詞的主導風格,“激揚奮厲”自然是其主調,但并不排斥辛詞風格的多樣化。他既寫了許多激昂慷慨的“壯詞”,也寫了不少纏綿悱惻的情語,還有不少詞寫得清新秀麗,平易通俗。此詞充分體現了辛詞通俗清新的藝術風格。它既無運用歷史典故,亦無慷慨剛健之音,而全用樸素清新,明白如話的家常語,采取白描的手法,把游子思歸的心情描繪得活靈活現。感情樸實真摯,格調健康清新,且詞中兩個“兒”字,一在句中,一在句末,均為當時民間口語,更富有民歌風韻。鄒祗謨說: “稼軒雄深雅健,自是本色……中調、短令亦間工嫵媚語。”(《遠志齋詞衷》)此詞語雖平淡,但情極嫵媚,不失為辛詞短調中的佳制。
上一篇:《朱敦儒·柳枝》愛情詩詞賞析
下一篇:《方維儀·死別離》愛情詩詞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