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描寫《廣西壯族自治區·獨秀峰》古詩詞賞析大全
獨秀峰,又名紫金山,在桂林市中心王城內,是桂林一座主山。平地拔起,孤峰矗立,四壁如削,挺拔秀麗,號稱“南天一柱。”1500余年前的南朝宋詩人就有 “未若獨秀者,峨峨乳邑間”的詩句。從西麓上山,共306級石磴,可達山頂。縱目眺望,可見桂林市峰林四立,云山重迭,全城景色浮現眼底。山上歷代石刻很多,清代黃國材的 “南天一柱”4個巨字石刻最為難得。
孤峰不與眾山儔,直入青云勢未休。
會得乾坤融結意,擎天一柱在南州。
[詩名] 獨秀山
[作者] 張固,唐大中初年,任桂管觀察使。
[注釋] ●儔:伴侶,引申為比較、并列。●會得句:會,體會到,理解到。融結,融和凝結,即造物之意。●擎天句:南州,泛指嶺南地區。詩人喻獨秀峰為 “擎天一柱”。
玉筍瑤簪里,茲山獨出群。
南天撐一柱,其上有青山。
[詩名] 詠獨秀峰
[作者] 袁崇煥,字元素,廣東東莞人,明萬歷進士,曾任兵部主事,遼東巡撫,兵部尚書等。在抗清戰爭中,崇禎帝中清人反間計,再加內部奸佞妒賢讒謗,將其冤殺。此詩為作者天啟七年 (1627年) 被魏忠賢排擠,請假回籍,經桂林時所寫。
[注釋] ●玉筍瑤簪句:瑤,美玉。簪,古人用來插定發髻的長針。玉筍瑤簪,這里用來比喻桂林的峰巒。●南天句: 即喻獨秀峰為“擎天一柱”。
郭外青山山外城,山城如畫畫難評。
此峰秀峭挺然立,一筆通天獨自成。
[詩名] 游獨秀峰
[作者] 胡午亭,清代吳(今江蘇蘇州)人。道光十四年 (1834年),作者由廣州去湖南、湖北,道經桂林,泊舟游獨秀峰,作詩4首,皆刻在獨秀峰接近峰頂的崖壁間。此為其一。
[注釋] ●郭外句:古時都邑之地,都筑有城郭。城分內外兩重,內叫城,外叫郭。桂林城系唐初桂州總管李靖所筑; 大中年間 (847—59年) 又增筑外城。以后宋、明兩代不斷擴建,圍獨秀峰于城內。桂林諸山,如七星山、象鼻山、南溪山、隱山、西山,位于外城之外,疊彩山、伏波山在外城之內,唯獨秀峰在內城之內,故詩人有“郭外山”、“山外城” 的描寫。
來龍去脈絕無有,突然一峰插南斗。
桂林山形奇八九,獨秀峰尤冠其首。
三百六級登其巔,一城煙火來眼前。
青山尚且直如弦,人生孤立何傷焉?
[詩名] 登獨秀峰
[作者] 袁枚,本詩刻于獨秀峰太平巖。
[注釋] ●人生句:作者以山峰直如弦,傲然挺立,抒發自己因正直不阿而受孤立的世事,但又充滿剛強不屈之志。
一柱鎮南天,登臨四望懸。
風云生足下,星斗列胸前。
拔地山千仞,環城水一川。
憑高發長嘯,聲徹萬家煙。
[詩名] 登獨秀峰
[作者] 范學儀,字質亭,清代廣西佳平人。本詩刻于獨秀峰山腰。
拔地參天起一峰,當空高插碧芙蓉。
我來頂上憑欄望,萬戶炊煙暮靄濃。
[詩名] 薄暮登獨秀峰 (全詩8句)
[作者] 汪為霖,字春田,清代江蘇如皋人,擅畫蘭竹,曾任廣西思恩府知府。
上一篇:關于描寫《江蘇省·燕子磯》古詩詞賞析大全
下一篇:關于描寫《貴州省·玉屏風光》古詩詞賞析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