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兵致禍,不如學文
原典
仲尼門徒,升堂者七十有二,顏氏居八人焉。秦漢魏晉,下逮齊梁,未有用兵以取達者。
譯釋
孔子的弟子有很高深學問的人有七十二個,姓顏的就占了八個。從秦、漢、魏、晉直到齊、梁,顏氏家族之中都沒有人因為帶軍隊打仗而獲得富貴的。
解讀
盲目的勇敢,不如多學習一些智慧
孟賁是戰(zhàn)國時期的一名武士,他在戰(zhàn)場上從不畏懼,總是冒著生命危險勇往直前,讓敵人聞風喪膽。有人問孟賁:“您覺得生命和勇敢哪一個更重要?”孟賁脫口而出說:“勇敢!”那人又問:“那顯赫的官位和勇敢呢?”孟賁馬上又說:“勇敢!”這個時候那人又問:“如果我用萬貫家財跟你的勇敢換,那你換不換呢?”孟賁毫不猶豫地回答說:“不換!”
《東周列國志》記載說,孟賁是一個很有力氣的人,他在水里行走的時候從來不避開蛟龍,在陸地上行走的時候,也不避開虎狼,發(fā)怒的時候聲音震天響。曾經(jīng)在野外和兩頭牛搏斗,孟賁想把這兩頭牛從中間分開,但這兩頭牛都不動。孟賁就很憤怒,把牛的角拔了出來,牛就死了。很多人聽說了這件事之后就覺得孟賁是一個很勇敢的人。而孟賁之所以勇敢這跟他勤學苦練是有很大的關(guān)系的。
真正的勇敢不僅僅是一種品質(zhì),也是一種智慧;不僅是一種精神,也是一種方法。真正的勇敢是建立在理智的基礎上的。它在于你雖然害怕,但卻頭腦清醒,知道自己應該怎么做。盲目的勇敢是一種愚蠢。
楚國有一個人叫次非,這個人從小就喜歡習武,他也很喜歡劍術(shù),他對寶劍很有研究。在一次旅游的時候,他來到了吳國這個地方,得到了一柄非常鋒利的寶劍,他準備高高興興地回楚國去。
次非在返回楚國的路上要經(jīng)過一條大江,他就找了一條船坐了上去。當渡江的小木船航行到了江中心的時候,忽然有兩條大蛟向船游來,它們來勢兇猛,看樣子是想攻擊這條船。很快地這兩條蛟纏住了渡船,情況很危險,全船的人都驚呆了。
這個時候,次非就問擺渡的船夫:“您在這條江上擺渡了很多年了,您以前聽說過有兩條大蛟纏住船不放嗎?船上的人都有活著的希望嗎?”船夫說:“我已經(jīng)駕船渡江幾十年了,送過無數(shù)的人渡江,不但沒有見過這樣的事情,也沒有聽說過這樣的事情發(fā)生而船上的人是沒有危險的。”
次非這個時候想:“如果不殺掉這兩條惡蛟的話,全船的人都會有生命危險。但是和這兩條惡蛟硬斗肯定是不行的,只能智取。”他思考了一下,脫下自己的衣服,卷好袖子,抽出從吳國得到的寶劍,對船上的人說:“這兩條大蛟這么兇惡,也只不過是這條江里的一堆快要腐爛了的骨肉,怕它干什么?為了保護全船人的性命,我就算丟掉了這把上好的寶劍,哪怕是我自己的生命,也在所不惜。”
說完,他就拿著自己的寶劍跳進了江中,他跳進江中之后就向這兩條蛟的背后狠狠地砍去,受了傷的蛟有一些生氣了,次非看到情況不對,立馬試著把蛟的注意力轉(zhuǎn)向自己,以保全船上的人的安全,等著兩條大蛟完全把船放開了,次非就拼盡全力向這兩條大蛟砍去,經(jīng)過一場惡斗,次非用劍斬了那兩條惡蛟,從容不迫地上船了。就這樣次非保住了全船人的性命。
在危急關(guān)頭的時候,為了大眾的利益挺身而出,迎難而上,不害怕,勇敢地前進,次非是真正的勇者。在關(guān)鍵的時候次非明白要智取,可以看出次非是一個很有智慧的人。
在很久之前,人類登上月球是不可能的,但人類敢于挑戰(zhàn)那些不可能,1969年,美國阿波羅號登上月球,把不可能的事情變成了可能。而把不可能的事情變成可能的原因不只有勇敢,還有人類的智慧。
成功的人是靈活多變的,他們總是抱著積極的心態(tài)開發(fā)自己的潛能,把那些不可能變成可能,他們的能力就這樣得到了全方位的發(fā)展。他們不僅注重勇敢,也同樣注重智慧。
顏氏家訓精華
勇敢本來是一種很好的品質(zhì),它能幫助我們戰(zhàn)勝前進道路上的危險和困難。但是沒有目的的逞強斗狠是一種愚蠢的行為。
上一篇:《士君子處世,貴能有益于物》顏氏家訓解讀|譯文|原文
下一篇:《妯娌之間,要互相體諒》顏氏家訓解讀|譯文|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