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馬丁·路德·金
我夢見總有一天這個國家將站立起來,實現它的信條的真諦:“我們認為這些真理不言自明:人人生而平等。”
【演講詞】
一百年以前,一位偉大的美國人——我們就站在他象征性的庇蔭下——簽署了解放宣言。這一重要的法令猶如燈塔把輝煌的希望之光帶給千百萬飽受屈辱、處于水深火熱中的黑人。它就像歡快的黎明來臨,結束了奴隸被囚禁的漫漫長夜。
然而一百年后的今天,我們不能不面對這一悲劇性的事實,即黑人仍未獲得自由。一百年后的今天,黑人的生命仍慘遭種族隔離桎梏和種族歧視枷鎖的束縛。一百年后的今天,黑人仍生活在物質繁榮的汪洋大海所包圍的貧窮孤島上。一百年后的今天,黑人仍蜷縮在美國社會的偏僻角落,感到自己是自己國家里的流放者。因此我們今天來到這里以引起人們對一種駭人聽聞的情況的注意。
在某種意義上,我們來到我國首都是為著兌支票。當我們共和國的創建者們寫下憲法和獨立宣言時,他們也就簽署了一份期票,每個美國人都有它的繼承權。這期票是一種許諾,保證給予每一個人不可轉讓的生活、自由和追求幸福的權利。
顯而易見,今天美國在關系到她有色人種公民的問題上已對這份期票違約。美國沒有承兌這一神圣的契約,而是給黑人一張空頭支票;該支票被寫上“存款不足”退回。但是我們不相信正義的銀行已破產。我們不相信這個國家機會的金庫中已存款不足。所以我們來此兌支票——這支票將按要求給予我們自由的財富和公正的保障。
我們來到這神圣的地點,也是為了提醒美國記住現在極端緊迫的任務。目前不是享受一下清靜或服用漸進主義鎮靜劑的時候。現在該實現民主的許諾了。現在該從種族隔離黑暗荒涼的峽谷走上種族公平的金光大道了。現在該向上帝所有的孩子們打開機會的大門了。現在該把我國從種族歧視的流沙中救出,置于兄弟情誼的堅硬巖石之上了。
倘若這個國家忽視了此刻緊迫的形勢,低估了黑人的決心,那將造成致命的后果。這一黑人合理不滿的悶熱夏季將不會過去,直到自由平等的爽朗秋季來臨。1963年不是終結,而是開端。倘若國家一如既往恢復原樣,那些希望黑人只是需要出出氣,現在可以滿意的人將會大失所望。美國將沒有安寧和平靜,除非黑人獲得了他們的公民權。反抗的旋風將繼續震撼我們國家的基礎,直到公正的晴天出現。
但有件事我得告訴我的站在通向公正之宮溫暖入口的人民。在爭取我們合法地位的斗爭過程中,我們不應干違法之事。我們切莫端起苦澀和仇恨的杯子來滿足自己對自由的渴求。我們必須永遠在尊嚴的紀律的高水平上開展斗爭。我們決不能讓我們創造性的抗議墮落成為暴力行動。我們必須一次又一次升華到用精神力量對付武力的崇高境界。
黑人社區洋溢著嶄新的戰斗精神不應導致我們對一切白人都不信任,因為我們許多白人弟兄,正如他們今天的到場所證明的,已意識到他們的自由與我們的自由血肉相連,不可分割。我們不能獨自行進。
我們一旦起步,就必須發誓勇往直前。我們不能往回走。有人這樣問民權運動的忠實斗士:“你們何時才能滿足?”
只要黑人仍是警察暴行難以形容的恐怖的受害者,我們就決不會滿足。
只要我們雖經旅途奔波渾身疲乏仍無法在公路或城市中租用汽車游客旅館,我們就決不會滿足。
只要黑人的基本流動方式只是從一處較小的黑人區遷到一處較大的黑人區,我們就決不會滿足。
只要密西西比州有一個黑人不能投票,只要紐約有一個黑人認為沒有什么東西值得他去投票,我們就不會滿足。
是的,我們不滿足,而且我們將永不滿足,直到公正如洪水,正義如激流滾滾而來。
我不能不注意到,你們有些人經歷了巨大的痛苦和磨難來到這里。你們有些人剛從狹窄的牢房出來。你們有些人來自某些地區,在那里你們因爭取自由慘遭迫害,被警察的暴行所摧殘。你們已是為創造而受苦的老戰士。繼續懷著這一信念工作吧:并非由自己招致的苦難將帶來補償。
回密西西比去,回亞拉巴馬去,回南卡羅來納去,回佐治亞去,回路易斯安那去,回到我們北方城市的貧民窟和黑人區去,既然你們知道因某種原因形勢可能而且必將發生變化。我們切莫在絕望的山谷中打滾。
我今天對你們說,我的朋友們,盡管眼下困難重重,頗多挫折,我仍然有一個夢。它深深植根于美國夢。
我夢見總有一天這個國家將站立起來,實現它的信條的真諦:“我們認為這些真理不言自明:人人生而平等。”
我夢見有一天在佐治亞的紅山上,原先的奴隸的兒子們與原先奴隸主的兒子們坐在一張桌子旁共敘手足情。
我夢見有一天甚至密西西比州遭不公正和壓迫的酷熱煎熬的沙漠將變成自由和公正的綠洲。
我夢見有一天自己的四個孩子將生活在一個國家,在那里人們對他們的評價不是根據膚色,而是根據品格。
我今天有一個夢。
我夢見有一天亞拉巴馬州——其州長最近大談干預,鼓吹拒絕執行國會的法令——將會大變樣,黑人兒童與白人兒童攜手并肩,親如手足。
我今天有一個夢。
我夢見有一天每一條山谷都升高,每一座山頭都降低,地勢崎嶇的地方變得平坦,彎彎曲曲的地帶變得筆直,而上帝的光輝得以展現,讓所有的人都看見。
這是我們的希望。正是懷著這一信念我回南方。懷著這信念我們將能從絕望的大山中開鑿出希望的石塊。懷著這信念我們將能把我國的一片嘈雜吵鬧聲變為一曲華麗的兄弟情誼的交響樂。
懷著這信念,我們將能夠一起工作,一起祈禱,一起斗爭,一起入獄,一起為自由挺身而出,因為我們知道有一天我們將會自由。
那將是這樣的一天,屆時上帝所有的孩子將能唱出新的意義:“你是我的祖國,美好的自由之邦,我要為你歌唱。父輩葬身之處,移民夸耀之土,讓我自由之聲,響徹每個山岡。”
如果美國要成為一個偉大的國家,這就必須變成現實。讓自由從新罕布什爾的崇山峻嶺響起。讓自由從賓夕法尼亞高高阿勒格尼山響起!
讓自由從科羅拉多白雪覆蓋的落基山脈響起!讓自由從加利福尼亞逶迤的群山響起!不僅如此,還要讓自由從佐治亞的石山上響起!讓自由從田納西的盧考特山響起!
讓自由從密西西比每座山頭和小丘響起。讓自由從每一處山腰響起。
當我們讓自由鳴響,讓自由從每一座村莊響起,從每一個州和每一個城市響起,我們就能使這一天更快來臨,那時上帝所有的孩子們,不論是黑人還是白人,猶太人還是非猶太人,新教徒還是天主教徒,都將手拉著手高唱一首古老的黑人圣歌的歌詞:“終于自由了!終于自由了!感謝萬能的上帝,我們終于自由了!”
【鑒賞】
馬丁·路德·金是當代美國黑人運動的著名領袖,1954年他獲得波士頓大學神學博士學位后,即任南部亞拉巴馬州蒙哥馬利市克特斯特街浸禮會教堂牧師。
50年代的美國南部,好像一座對付“解放了的”黑人的監獄。而亞拉巴馬州又是種族歧視最為猖獗的一個州,在這里,黑人的選舉權利受到蠻橫剝奪和限制,駭人聽聞的迫害黑人的私刑暴行不斷發生,種族隔離制度使黑人不能與白人同校,不能在同一教堂做禮拜,不準進入為白人開設的旅館、客棧、飯館和娛樂場所,連公共汽車站上也豎立了柵欄,規定前白人后黑人,分別上車。
年輕的黑人牧師馬丁·路德·金到任不久,便參加和領導了1955年蒙哥馬利市黑人抵制乘坐公共汽車的反種族歧視運動,最終迫使美國最高法院作出取消這種制度的判決。1963年,他組織的伯明翰黑人爭取自由平等權利的大規模游行示威,把黑人運動從南方推向北方。8月28日,斗爭達到高潮。25萬人聚集首都華盛頓,以和平集會方式舉行“自由進軍”的示威,就在林肯紀念堂前,馬丁·路德·金向示威群眾發表了這篇激動人心的演說。
在演說中,馬丁·路德·金用火一般的激情、詩一般的語言,表達了他的非暴力主義思想以及他對自由平等公正的追求與憧憬。
一百年前,偉大的林肯總統簽署了《解放宣言》,把“輝煌的希望之光帶給千百萬飽受屈辱,處于水深火熱的黑人”,然而一百年后的今天,種族歧視、種族隔離的鎖鏈照舊禁錮、摧殘著千千萬萬黑人的身心。馬丁·路德·金在演說一開始就揭示出這一悲劇性的事實。這里,盡管他對種族歧視政策進行了猛烈抨擊,對黑人所遭受的不公正待遇作了無情揭露,但他所提出的要求和目標是溫和的、非暴力的。他開宗明義地指出,今天向華盛頓的“自由進軍”,只是要求政府兌現憲法與《解放宣言》這張“支票”,讓黑人能夠享受與白人一樣的自由。為了提醒政府充分注意這一問題的緊迫性,馬丁·路德·金一連用了五個“現在”,有力地表現出廣大黑人積蘊百年之久的正義呼聲。他警告政府,不要低估黑人的決心。1963年不是終結,而是開端,在黑人沒有得到公民權前,美國將不會平靜安寧,“騷動的旋風將繼續震撼著我們國家的基石”,民權運動的忠實斗士們將會勇往直前,直到“公正如洪水,正義如激流滾滾而來”。
作為一個受甘地主義和基督教教義影響很深的典型的和平主義者,馬丁·路德·金強調在爭取黑人自由平等權利的斗爭中,不應干違法之事,不能讓“創造性的抗議墮落成為暴力行動”,必須要有“用精神力量對付武力”的崇高境界。這里的精神力量在他看來,就是要以基督教宣傳的“博愛”、“仁慈”來感化黑人的敵人并使之放下屠刀。
這種對自由、平等、博愛的向往,在馬丁·路德·金“我有一個夢”的生動敘述中進一步形象化了。六個一連串的夢想,深刻表現出他一直魂牽夢縈的理想,那就是人人生而平等,白人黑人親如兄弟。這一美好憧憬不僅使無數黑人聽眾為之心潮澎湃,熱血沸騰,也贏得了大多數白人的同情與支持。
通過一連串層層遞進的排比句和激昂奔放的詞句,馬丁·路德·金將自己的非暴力主義思想演繹得淋漓盡致,動人心弦,極富感染力與鼓動性,從而使這篇演講詞成為美國政治演說的經典佳作。在民權運動的影響下,美國國內輿論開始普遍同情黑人的權利,國會內一些保守派成員也一反常態,緩和了種族歧視立場,1964年,美國國會相繼通過了三個民權法案。
上一篇:[美國]查理·卓別林《為自由而戰斗》
下一篇:伊麗莎白·凱蒂·斯坦頓《我們需要與男人同等的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