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象學的觀念》作品簡析與讀后感
德國埃德蒙德·胡塞爾著。由作者于1907年在哥廷根大學任教時的5篇講座稿匯集而成。該書根據海牙馬蒂努斯·尼伊霍夫出版社《胡塞爾全集》第2卷1973年德文第2版譯出。上海譯文出版社于1986年6月出版。編入“二十世紀西方哲學譯叢”。全書7萬余字,分5講:自然的思維態度和科學、認識批判的開端、認識論還原的實行、通過意向性擴展研究范圍、時間意識的構造。作者既清楚地闡述了現象學還原的思想,又闡明了對象在意識中的構造的基本思想。所謂現象學的還原,是指先驗的還原,即還原到純粹的主體性上去。這是現象學所獨有的方法,典型哲學的思維態度和典型哲學的方法。本書的另一重要內容就是闡明認識的本質和認識與認識對象之間的相互關系的意義。探究認識所有基本形象和認識中全部或部分地成為被給予性的對象的所有基本形態。本書是一部導論性著作,除了5篇講座稿之外,正文還包括胡塞爾在作完最后1講的當晚寫下的1篇“講座思路”,從中有助于看出他的條理與思路。胡塞爾在現象還原的道路上已基本完成了向先驗現象學突破,從而成為一名先驗唯心主義者。現象學是20世紀影響最大、流行最廣的西方哲學流派之一。該書條理清晰、語言精練,文中也顯露出猶豫、俳徊之處。
上一篇:《現代西方文論選》作品簡析與讀后感
下一篇:《甄異傳》作品簡析與讀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