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棄疾《生查子·題京口郡治塵表亭》原文與歷代鑒賞評論
悠悠萬世功,矻矻當年苦。魚自入深淵,人自居平土。紅日又西沉,白浪長東去。不是望金山,我自思量禹。
【編年】
《鄧箋》:嘉泰四年(1204),時差知饒江府。塵表亭,舊名婆羅,元祐守林希于廣陵得婆羅三十本,植亭下。后陳居仁易名,在丹陽樓北隅。見《北固山寺》卷二。
【匯評】
顧隨《稼軒詞說》:悠悠之功,矻矻之苦,何也? 魚之入淵人之居陸是已。羞水之行地中,民之皆墊也,于茲之千有余歲矣。何人?何人?何人?則禹是已。稼軒有用世之心,故登京口郡治之塵表亭,見西沉紅日之冉冉,東去白浪之滔滔,遂不禁發思古之幽情,嘆禹乎?自傷也。前片四句與及后片結尾二句之間,楔入“紅日又西沉,白浪長東去”十個大字,便覺阮嗣宗之登廣武原尚遜其雄渾,陳伯玉之登幽州臺尚遜其悍鷙也。“又”者何?一日一回也。“長”者何?不舍晝夜也。得神阿堵,頰上三毛,尚不足以喻之。
上一篇:辛棄疾《霜天曉角》原文與歷代鑒賞評論
下一篇:辛棄疾《一落索》原文與歷代鑒賞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