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宋慶齡
讓我們在整個遠東,尤其是中國,發動一個強有力的運動,反對帝國主義戰爭!
【演講詞】
同志們和朋友們:
如果沒有帝國主義者和國民黨當局的恐怖和干涉,而我們能夠公開舉行一個會議的話,那就會有成千成萬的代表,為中國億萬被剝削人民發出他們的呼聲。雖然出席這個會議的代表人數為了明顯的理由不得不受限制,可是這個較小的集會仍然充分地代表勞苦大眾的利益,代表著他們抗議日本以及其他帝國主義者對中國人民的屠殺戰爭。
我不想籠統地、全面地講那日益增長的戰爭危險。可以說,中國早就在戰爭中,而且侵略中國的戰爭發展成為世界大戰的烈火,只不過是短暫的時間問題了。
目前是資本主義制度垂死的時代。資本主義正在不顧一切地尋求出路,解決自身的矛盾,資本主義者面前的唯一出路,就是加重對人民的剝削和壓迫,并準備進行重新瓜分世界市場的新戰爭。資本主義制度陷入混亂中,越陷越深。日趨衰亡的資本主義的全部特征是:經濟制度崩潰,帝國主義對立尖銳化,法西斯主義抬頭,民族沙文主義的最野蠻的表現登峰造極,對勞苦大眾及其領導者施用了最殘酷的壓迫、酷刑和殘殺,文化與生產的進步停滯。
但是資本主義制度帶來了毀滅它自己的階級——無產階級。無產階級憑著它在生產上所占的地位和明確的階級利益,已經發展了自己的思想意識;而且今天已經取得了領導地位,領導著全世界被剝削和被壓迫的人民——一切資本主義國家、殖民地和半殖民地國家里的工人和農民從事斗爭。
因此,目前的時代標志了一個新的社會制度——社會主義——的誕生。因為資產階級和地主的階級利益與階級勢力妨礙了社會向更高的形式和平地發展,因為如果生產與分配的工具仍然掌握在少數剝削者手里,群眾便不能生活下去。所以無產階級革命便成為我們這一時代最迫切的社會需要了。
資本主義者在戰爭中尋求自己的生路,勞苦大眾必須在革命中尋求自己的生路。
歷史很明顯地指示我們:戰爭的破壞性必然一次比一次厲害,戰爭所帶來的災難必然一次比一次慘重,戰爭中間相隔的時間必然一次比一次縮短。但同時戰爭并不能解決而只能加深資本主義制度的矛盾。隨著一次次的戰爭,革命勢力積聚了力量,壯大了自己,更加走近它們最后的勝利。
1870—1871年的普法戰爭產生了巴黎公社;1904—1905年的日俄戰爭加速了俄國資產階級民主革命的發展。1914—1918年的世界大戰大大地推進了全世界的革命運動,而且使俄國工農革命獲得勝利,奠定了大規模的社會主義建設的基礎。
很明顯的,以日本帝國主義為首的瓜分中國的運動,將加速整個亞洲、中國和整個資本主義世界的革命勢力的發展。
我很想在這里說明我自己對于各種不同形式的戰爭的態度。戰爭是一種政治工具,是用以實施一種特定政策的工具。多數的戰爭是為了要征服土地和民族、占領新的市場以及奪取新的原料來源而發生的。所有這些戰爭都是反人民的。這些戰爭給終生勤勞的人們帶來無窮的憂患和無比的苦痛。戰爭如不導向革命,便使工人農民遭受更深的奴役。這些戰爭以及戰后的“和平條約”往往增加規模更大的新戰爭危機。因此,以自己全部的力量來反對這樣的帝國主義戰爭,“把戰爭變成內戰以推翻資產階級”,以摧毀統治階級的政權,便成為廣大群眾的任務了。
現在,帝國主義者為了克服那分裂它們日益尖銳化的矛盾,正竭力企圖以重新分割中國和發動反蘇的干涉戰爭來取得暫時的妥協。侵略并不從日本對中國的強盜戰爭開始。遠在日本奪取臺灣以前,其他帝國主義國家早已控制了中國的一切戰略要地,強迫中國人民吸食鴉片,支配中國的財政經濟政策,阻礙中國的經濟發展并利用中國的軍閥和其他反動分子作他們的爪牙,來達到各帝國主義不同的目標。
孫中山謀求中國獨立的努力已經被地主和大資產階級的國民黨所破壞。國民黨背叛了1925—1927年的群眾運動,并且自那時起,一貫地采取屠殺工農、敵視蘇聯、向帝國主義搖尾乞憐的政策。正因為國民黨采取了這個政策,才使日本帝國主義能夠順利無阻地侵略中國,奪取東北,深入控制華北,而且現在正野心勃勃地向南窺伺,圖謀攫取全中國。
也正是這種政策,鼓勵并幫助了英帝國主義者窺伺川西邊界。也正是這種政策,幫助了法帝國主義蓄意侵略云南。也正是這種政策,幫助了美國在中國建立財政和政治霸權;幫助了國際聯盟(英國和法國)更進一步實施帝國主義共管中國的惡毒計謀。目前還看不到侵略的終結。這還不過是帝國主義在國民黨繼續不斷的賣國行為的幫助下,從事中國歷史上最大規模的掠奪的開始而已。如果人民大眾不起來阻止帝國主義列強和他們的國民黨傀儡的罪惡行為,中國一定會全部被瓜分,中國人民也將遭受更慘重的奴役。
不僅如此。帝國主義列強將來一定還要以中國人民為犧牲來從事彼此間的相互廝殺。戰爭將繼續不斷地發生,而在這些戰爭中,帝國主義列強將利用中國的人力和物力來實現他們自己的目的。今天,中國東北的人民已經在替日本帝國主義當炮灰了;將來,全中國的人民,在中國軍閥、地主和資本家的幫助之下,將被迫給各帝國主義者充當炮灰。
日本帝國主義正在把東北建造成將來反蘇戰爭的根據地。它并且在企圖擴大它的根據地,想先控制黃河以北的土地,然后加以占領,再進一步侵略內蒙和蒙古人民共和國,最后征服全中國。至于英帝國主義,它和美國有尖銳的矛盾,和日本帝國主義在亞洲的沖突也在增加,對印度革命懷著畏懼,并對蘇聯懷抱仇恨;它正在拼命設法組織歐洲帝國主義者的反蘇集團,以圖延緩帝國主義強盜間不可避免的戰爭。
這是目前局勢的真相。希望從任何帝國主義者或國際聯盟那里取得幫助是犯了叛國之罪。希望從國民黨的政策中獲得生路,簡直是愚蠢。國民黨今天正在更有意識地、縝密地計劃著向日本帝國主義及其他帝國主義作全部的、無條件的投降。國民黨的領袖只有一個要求和希望,那就是,希望帝國主義者允許他們繼續執掌政權,以便分得一份由蹂躪和榨取中國人民而得來的利益。
只有從人民大眾本身才能獲得幫助和生路。中國的億萬民眾——在工人階級領導下的廣大農民群眾——如果聯合起來為糧食和土地而與帝國主義及國民黨作斗爭,那是不可抗拒的。
億萬工人和農民已經在進行這個斗爭了。廣大的蘇維埃區域已經在中國存在了許多年,這個事實便是廣大的中國人民將走上這同一條道路的希望、諾言和保證。
只有從這些斗爭中才能發展出權力和力量,來解放中國,統一中國,驅逐帝國主義,收回東北和其他失地,給中國人民以土地、糧食和自由,并給各個民族以生存、發展的自由。
只有這些斗爭,才能把中國從連年戰爭的無窮苦難與長期資本主義剝削的殘暴行為之中解救出來。只有實現無產階級革命、土地革命與反帝革命,才可以建立使中國將來發展到社會主義的基礎。
帝國主義的支持者問我們:“你們既然反對帝國主義戰爭和白色恐怖,那末為什么不反對革命中使用武力呢?”
對于這一個問題,我們可以明白地回答:“革命階級為反抗壓迫而使用武力,是完全有理由的。被壓迫人民為爭取民族解放而使用武力,是完全正確的。在這兩種情形之下,武裝斗爭是必需的,因為反動勢力永遠不會自動放棄它們的權力。”
帝國主義戰爭、軍閥戰爭、干涉蘇維埃中國或是干涉蘇聯的戰爭、對民眾的壓迫和恐怖行動,這一切都是為了反動的目的。反動的武力只能以革命的武力來對抗。只有在這樣的立場上,我們才可以明了目前中國民族革命危機中我們的任務。我們并不是反對一切戰爭。如果是這樣,那我們就會直接受帝國主義者的利用,幫助他們來解除中國人民在目前和將來的斗爭中的武裝。我們是擁護中國的武裝人民反對帝國主義的民族革命戰爭的。
只有在人民千百萬地奮起的時候,中國才能獲得解放。法國人民在大革命中反對優勢的外國侵略者的斗爭,俄羅斯的工農擊退一切帝國主義者的聯合武力的斗爭,這種歷史的先例指示了中國人民的出路。
現在有句很流行的問話是:“中國被壓迫的人民如何能夠與這樣強大的敵人作斗爭而獲得勝利呢?”可是,我們祖國的歷史不是已經給我們一個回答了嗎?北伐戰爭教導我們:革命的武力遠勝于反動的武力,而且能夠以寡勝眾。中國的工農紅軍屢次與十倍于自己力量的軍隊作戰,而且取得了勝利。武裝不是唯一的決定因素;思想意識也有其作用的。
當然,有力的革命意識和精良的武裝配合在一起,是戰勝帝國主義和反動勢力的最好保證。很明顯的,東北英勇的義勇軍長期間的抗日斗爭現在還在繼續,假如不是慘遭反動政權罪惡地加以破壞,早就達到更高的程度了。
除卻蔣介石政府方面的破壞,還有另一個因素阻撓這運動的進展。抗日義勇軍的領袖們畏懼群眾,解除了群眾的武裝,只武裝了以地主、豪紳和資本家的階級觀點看來認為“穩健”的分子。東北的工人農民不得不拿起武器來反對這些義勇軍的領袖如馬占山、李杜之流,同時與日本帝國主義者作戰。在這樣的情況之下,他們就不可能迅速成功了。
中國人民在擊敗日本以及其他帝國主義的強大的軍事機構之前,首先便要從中國的軍閥、地主和資本家的枷鎖下解放出來。
國民黨還在削弱我們廣大勞動群眾的抵抗力。國民黨對于群眾進行抗日斗爭的任何形式的運動,都予以鎮壓。國民黨以最殘酷的方法鎮壓工人、農民、學生以及在它的統治區域里的義勇軍。國民黨動員了一切可用的武力,來大規模地進攻蘇區。國民黨和日本帝國主義者商談秘密條件,將東北和華北奉送給日本,而把其余的中國領土貶為帝國主義的殖民地。國民黨向外國乞求援助:金錢、武器和子彈,來和中國的人民作戰,因此就更加完全依賴帝國主義者。這不是生路,這是中國民族的死路。
我們在進行著反日反帝的民族革命戰爭的同時,必須為建立真正的中國人民政府而斗爭。這樣的政府只能由工人農民自己來組織。中華蘇維埃共和國臨時中央政府給中國勞動人民指示了出路。蘇維埃政府和工農紅軍愿與任何軍隊訂立軍事協定,抵抗日本帝國主義(附加的條件是武裝人民和給人民以民主權利),這提議指明蘇維埃政府準備與帝國主義作戰的認真態度。這些呼吁雖然獲得了群眾和兵士的同情,但至今還沒有得到任何有效的響應。這表明各軍事單位的長官要不是親帝的、國民黨的工具,便是沒有進行真正斗爭的勇氣。
總而言之,我們反對帝國主義戰爭,但是我們擁護武裝人民的民族革命戰爭。只有這樣的戰爭才能把中國從帝國主義的統治下解放出來;也只有在民眾從國民黨統治下解放出來,建立了自己的工農政府之后(像中國有些地方已經做到的),民族革命戰爭才能勝利完成。
我們堅決反對中國的軍閥戰爭。各派軍閥不斷地為爭奪地盤進行戰爭。國民黨內的各系派不顧民眾的利益,不斷地為爭權奪利而動武。帝國主義各集團則利用軍閥來擴張自身的利益,并削弱中國。這些戰爭給中國廣大人民和兵士帶來了無比深重的災害。很明顯的,這些依附國民黨和帝國主義者的中國軍閥,必須消滅盡。
最后,我們對全體中國人民,對勞苦大眾還有一個呼吁,呼吁大家在反對日本和其他帝國主義的斗爭中,即在爭取中國統一、獨立和領土完整的斗爭中,團結一致!讓我們團結起來,向那些背叛國家,把我們的國土一省一省地出賣給帝國主義者的人們作斗爭!讓我們團結起來,用我們最大的力量來保衛那已經由帝國主義統治和封建剝削的羈絆中解放出來的中國工人和農民,他們現在正受著國民黨軍隊第五次而且是最大規模的進攻。這次的進攻直接受到美國貸與蔣介石政府的五千萬美元中一千六百萬美元的幫助,受到美國的飛機、炸彈和飛行教練的幫助,受到日、意、美、法的軍艦對國民黨的全力幫助(如最近的閩變),受到帝國主義各色各樣物質的與精神的幫助。
讓我們聯合起來保衛蘇聯,反對干涉蘇聯的戰爭!讓我們在整個遠東,尤其在中國,發動一個強有力的運動,反對帝國主義戰爭!
【鑒賞】
宋慶齡(1893—1981)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卓越領導人之一,著名的愛國主義、民主主義、國際主義、共產主義偉大戰士。
《中國的自由與反戰斗爭》是宋慶齡在1933年9月30日的遠東反戰會議上的長篇演說。
宋慶齡的一生為人民的解放、為民族的團結,為國家的統一嘔心瀝血,建樹了豐功偉績,被譽為“國之瑰寶”。她的容貌端莊美麗,體質纖弱輕盈,但她在國際反法西斯運動中卻像猛獅“力圖沖破一切羅網”,使敵人聞風喪膽。
1932年8月,宋慶齡在荷蘭首都成立的世界反戰委員會中擔任領導職務。1933年她負責籌備世界反戰委員會遠東會議。
遠東反戰會議決定在上海舉行。然而國民黨政府和上海租界以及各有關國政府都十分害怕這次活動,竭盡破壞之能事。宋慶齡臨危不懼,與中外反動派斗智斗勇。她冒著酷暑,大義凜然,親自去碼頭上船迎客。遠東反戰會議于9月30日在國民黨反動派做夢也想不到的地方秘密舉行。宋慶齡甩掉尾巴,由向導帶領出席了會議。這里,濟濟一堂的中外代表席地而坐,宋慶齡與國際代表只能坐在木箱上,開會條件可想而知。宋慶齡作為會議的主持人,不能大聲說話,她的演講也不能得到嘩嘩的熱烈掌聲,但是宋慶齡依舊風采過人,她的低聲演講打動了在座每一位中外來賓的心。
這篇演講詞洋洋數千言,在演講中,宋慶齡分析了日本侵華及其發展趨勢,把制止日本侵華提到世界戰略的高度。她深刻論證了革命和戰爭的關系,并且表明了“自己對于各種不同形式的戰爭的態度”。她贊賞中國的蘇維埃政府,她以蘇區的事例有力說明了人民只有在革命斗爭中才能找到出路。她一連用了四個“只有”著力強調自己的觀點,表明了她的嚴正立場,說明了她是一名真正的國際和平運動的偉大戰士。宋慶齡在結束長篇講演時,呼吁“讓我們在整個遠東,尤其在中國,發動一個強有力的運動,反對帝國主義戰爭”!宋慶齡的這篇演講,是一篇鞭辟人里的反帝國主義戰爭的檄文,觸動著每位代表的心靈,使與會者受到深刻教育,得到極大鼓舞。
遠東反戰會議以及宋慶齡的講演,通過外國代表在《大美晚報》上公開發布,成了令中外反動派目瞪口呆、驚恐萬狀的“爆炸新聞”。這篇講演既無美麗辭藻,也無講究的修辭手法,卻產生了巨大效果,給了與會中外代表信心與鼓舞,稱得上是特殊場合下的特殊演講的典范。
上一篇:[中國]孫中山《中國決不會淪亡》
下一篇:[英國]伯特蘭·羅素《置人類于末日還是棄絕戰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