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必大《入直》
綠槐夾道集昏鴉,敕使傳宣坐賜茶。
歸到玉堂清不寐,月鉤初上紫薇花。
【注釋】
(1)此詩當作于孝宗淳熙末(約1187—1189),作者拜為丞相前夕,時年已六十余歲。入直:封建時代,官員入宮朝見皇帝,應答詢問國家大事。選德殿:南宋朝廷臨安城宮殿。賜茶:指皇帝召見時,待之以茶的禮遇。實際上此次夜召進宮,皇帝還有“金卮賜酒,玉盤貯棗”等款待,作者略去未寫。退:返回。
(2)綠槐夾道:宮內道路兩邊栽種了長滿綠葉的槐樹。昏鴉:黃昏時分,已經或正在歸巢的烏鴉。
(3)敕(音:赤)使:傳達皇帝命令的官員。傳宣:傳達皇帝召見,命令入宮。
(4)玉堂:指翰林院,作者拜相前在此供職。清不寐:想到皇帝的禮遇,所要答對的國家大事,覺得神清氣爽,心中激動,睡不著覺,但頭腦仍然十分清醒,正在深深地思考如何承擔朝廷的重托。
(5)月鉤:形容時值月初,新月初上,其狀如鉤。紫薇:落葉亞喬木,樹高丈余,樹皮潤滑,夏天開紫紅色花,秋天才花謝,俗稱“百日紅”,唐、宋宮中多植紫薇。
【賞析心得】
這首詩抒寫了作者被皇帝召見,見前忐忑不安、見時受到禮遇、歸后激動不已的情景。其詩的特點是,中間皇帝召見,議論國家大事的重要內容一字未提,僅以“坐賜茶”三字一帶而過。這恰是作者匠心所在,筆力高超之處。
詩的首尾兩句都是寫景,初看似是隨筆而為,其實是“畫中有意”。“綠槐夾道集昏鴉”,綠槐夾道,當是夏天,正值槐花開放,微微暗香,彌漫在幽深的宮道上,而歸巢烏鴉又為之增添了安詳肅穆的氣氛。皇帝召見,國事相商,如何應答?作者一行,匆匆進宮,心中充滿了忐忑不安。末句“月鉤初上紫薇花”,景色與首句迥然不同,新月如鉤、冉冉上升,初照紫薇。銀色光輝下,紫紅的花朵更覺清新鮮艷,歸道色調已完全不同進宮時的沉寂情景。“敕使傳宣坐賜茶”,為什么進宮前后有這么大的情景變化呢?這是因為,皇帝此次召見,不僅給予了格外的禮遇和款待,而且談及重要的國家大事,并賦予了作者特殊的責任。“歸到玉堂清不寐”,作者雖然未講皇帝召見的重大內容,但從他回到玉堂(翰林院)后情緒起伏,“清不寐”,也可猜到一點,那就是皇帝托付了天下大事,他既興奮激動,又感到責任重大。始終關切朝政,以天下為己任的作者,他在翰林院里,對著月光下的紫薇樹梢,陷入深深的思考,他感到事關國家安危的重擔,即將落在肩上雖然自己已是年逾花甲的白發老者,但仍一如以往,迎難而上。
這首詩,將嚴肅的國家大事,巧妙地用溫柔的“詩情畫意”來透露,細心的讀者或許已經發現,早在唐朝開元元年(713),就將宰相主政的中書省改為紫薇省,中書令(宰相)即稱紫薇令。果然,不久后,孝宗于淳熙十四年(1187)就拜周必大為相了。
上一篇:楊萬里《桑茶坑道中八首選二》原文翻譯、注釋及賞析
下一篇:王安石《山中》原文翻譯、注釋及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