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居易《暮江吟》
一道殘陽鋪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紅。
可憐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
【注釋】
(1)瑟瑟:碧色寶石名。此處指江水未照到的地方呈現為碧色,如同碧石,故稱瑟瑟。
(2)可憐:可愛。
(3)真珠:即珍珠。
【賞析心得】
這首詩大約作于唐穆宗長慶二年(822)。白居易罷忠州刺史,回京城為主客郎中,遷中書舍人。這期間,他目睹朝中宦官擅權,朋黨傾軋,不愿卷入政治旋渦,主動要求外出,任杭州刺史。該年七月,白居易上任時,正值藩鎮汴軍作亂,汴河不通,改由襄、漢經蜀(長)江向東輾轉上任,十月才至任所杭州,一路作了不少紀程詩。這首詩即為該年秋天赴杭州途中所作。
這是一個夏歷九月初三的黃昏。作者來到江邊,徘徊獨游,心情格外輕松。只見紅日西沉,即將消失,只剩余暉鋪于水中,江面一半變為碧色,江水變涼,已露秋天的寒意;一半變為紅色,江水尚暖,還有太陽的余溫。不一會,殘陽消失,夜幕降臨,一輪勾月,冉冉升起。夜已經深了,露水悄無聲息地灑落在水草之上,晶瑩發亮,九月初三的月夜,真是可愛啊!你看那一粒粒露珠多像珍珠,一彎上弦明月恰似一道弓。
“君不見南山悠悠多白云,又不見西京浩浩惟紅塵,紅塵鬧白云冷,好于冷熱中間安置身。”晚年的樂天,脫離京都煩惱,擺脫了“冷熱中間安置身”的尷尬與無奈,向往著“且向錢塘湖上去,冷吟閑醉二三年”的恬適與超脫。在這景色如畫、明月秋江之畔,詩人心境無比寧靜,從傍晚直到夜深,流連往返,漫步低吟,久久不愿離去。
上一篇:秦觀《納涼》原文翻譯、注釋及賞析
下一篇:陳與義《詠牡丹》原文翻譯、注釋及賞析